力不及方清之。”

天子看到这里,便裁断道:“毋须多议,就是方清之。”

天子一锤定音,众人便知道大明朝多了一个未来宰辅。是的,从现在开始可以说,方清之已经注定要入阁了,就像前面几年的徐溥一样,这就是当大行皇帝实录副总裁的影响。

如果论起词臣升官的终南捷径,担当实录副总裁绝对是最好的,连之一都不用加。只是这个门槛太高,一般人根本没有资格参与角逐,只能做梦想想。

这个门槛有三要素,势力有高层力挺、名望压倒性的服众、才华仁者见仁缺一不可。

当然,除了上述三要素,还得能碰上皇帝驾崩,遇到在位四五十年不崩的,那怎么修实录还好成化天子没有让方清之、李东阳这批大臣等多久

再具体到方清之身上,被贬谪之前是五品,这次千辛万苦的回来后,必须要高升。即使没抢到少詹事位置,但肯定也还的另外安排别的四品位置。

以四品官衔充当实录副总裁,修完之后踏进正三品门槛毫无问题,而且还必须是品格较高的正三品,那除了六部侍郎别无他想。

按照国朝惯例,一位极有名望的大清流,当了六部侍郎之后,距离入阁就只有一步之遥了,所缺的只是熬时间而已。就像成化时代的徐溥,一直担当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然后最近变身为大学士加尚书衔。

所以总而言之,方清之已经相当于内阁新一代接班人了,甚至天子也默许了这点。

对此徐溥没有说话,也也不敢说话,只能暗暗苦笑。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现在最明白其中滋味的,只有自己了罢

徐溥想道,真是天威莫测,永远也不要小瞧帝王心术。当年万安这届内阁当权,他徐溥被视为接班人,站在了万安后面;而今他徐溥入阁,并迟早要当首辅,可是又有新一代的接班人站在自己后面了。未完待续。。

s:已经临近尾声,突然有点舍不得继续写了,唉

第七百九十八章一个传奇

在此之前,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次君臣面议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次。但是当它结束后,大多数人却都发现它并不普通,甚至说是标志性的事件也不过分。

所以散去并不意味着结束,议论仍在持续,并且会持续很久。现在所有人都已经后知后觉的意识到,朝廷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格局就此奠定。

更有甚者,某些“悲观”的人开始怀疑徐溥徐大学士的能力。由先前的“徐大学士初来乍到还差点意思”,变成了“徐大学士到底行不行”

翰林院掌院学士和詹事府少詹事,一个执翰林院之牛耳,一个乃宫詹领袖,确实都是非常顶尖的词臣官职,前途不可限量。

但这俩在目前都是虚的,一方面内阁新换届,翰林学士短期内没有多大晋身可能,而另一方面东宫无人,詹事府也是纯荣誉职务。与吏部天官和实录副总裁比起来,实惠性就差的太多了。

在别人眼里,简单总结下来,就是徐学士拿两个非常实惠的官职差事,换回来两个目前无法折现利益的虚职,怎么看都是赔本买卖。

特别是强行推举谢迁为少詹事,在方清之晋身实录副总裁之后成了名不副实的笑柄,不免有好事者嘲笑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对此徐溥一点火气都没了,他输的实在没脾气,该对谁发火故而只能暗自总结教训,等待来日方长了。只可惜,谢迁笼罩在方清之的阴影下。几无可能再翻身。

从成化十三年金榜题名至今,方清之用了十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对谢迁的超车,并且取得了决定性的领先优势。目前这场赛跑已经临近终点。谢迁想反超已经没有机会了。

既生瑜何生亮,理想成了泡影,谢迁本人的苦闷不知道对谁去说。其实时人也有看得透彻的,对此一针见血的评论道,谢余姚装逼装不过老方,吵架吵不过小方,所以面对父子联手只能徒呼奈何,败得不冤枉。

内阁、天官、接班人一旦明确,朝廷框架就算基本稳定了。接下来只需要等待成化年间被贬谪发配的正人陆续回京,彻底完成拨乱反正。

在此之前,最先从外地回到京师的却是前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他回来的比任何一个外地大臣都要早。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怀恩公公从凤阳回京,空间距离上比大部分人都要近,尤其是云贵四川这些地方。

二是怀恩公公被发配到凤阳,几乎就是无所事事,接到圣旨后立刻就能动身出发。而其他被贬大臣在地方多少都是担任着职务。须得先把公务交割清楚,节奏上自然比怀恩公公慢一拍。

话说这怀恩公公回京可是一件大事,大到了天子亲自出宫迎接,分量由此可见一斑。朝臣对此纵然有议论,却拦不住天子的态度。朱祐樘在宫中当了十二年太子,一直处于万贵妃高压之下。能撑过来靠的就是周太后和怀恩的庇护。

然后司礼监掌印太监覃昌迅速称病辞职,回家养老去了。天子也并没有难为覃昌。于是怀恩公公又重新坐回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上,这是不亚于内阁首辅更替的事情。朝臣一样很关注。

再之后就是司礼监诸太监的变动,以怀恩为主导。万贵妃党羽当然要从司礼监中彻底清除,而陈准、萧敬等怀恩亲信则进一步被重用。这其中又牵涉到一个特殊人物,那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汪直。

按理说,汪太监为万贵妃手下最有名的亲信,在这种时候绝对是被杀伐果断的对象。没见那梁芳梁太监已经被发配边疆为苦役了,汪太监与梁芳齐名,又能好到哪里去何况怀恩对汪太监也不大感冒。

但是如何处理汪直,让天子犹豫不决了。一来对天子有养育之恩先皇废后吴氏亲口为汪直求情,这份情面总要顾及;

二来传说当初汪太监对东宫多有回护,没有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三来最近汪直为驱逐万安立下功劳,若不是汪直发现了那些密疏,万安还不知要赖到什么时候。

正由于上述三点,致力于打造宽厚“仁君”形象的天子才会拿捏不定。如果真处置汪直,只怕会招来忘恩寡义的议论。

方应物了却自家的事情,又操心起宫中,此时便力劝汪芷道:“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我早就说过,你想彻底保全很困难,现如今不是有贵妃娘娘庇护你的时候了,故而司礼监与东厂只能保留一个。

眼下天子尚在,你不妨主动后退,辞去司礼监与东厂其中一个,想必天子就到此为止,不会再有另外重惩了。”

汪芷沉思半晌,下定决心后,抬头道:“明日便上疏辞去提督东厂的差事”方应物对此稍稍讶异:“我以为你会舍不得丢掉东厂,没想到你专心留在司礼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真灵九转》《黑之书》《权力巅峰》《武纪》【侠客中文网】《云朵和山先生》【重生小说网】《闻此一生》《武纪》《志怪书

笔趣阁【biq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官》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二氧硅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35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