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后来黄道婆又把黎族人民用的搅车介绍过来。搅车又名轧车,是由装置在机架上的两根辗轴组成,上面的是一根小直径的铁轴,下面的是一根直径比较大的木轴,两轴靠摇臂摇动,向相反方向转动。把棉花喂进两轴间的空隙辗轧,棉籽就被挤出来留在后方,棉纤维(皮棉)被带动前方。

应用搅车后,完全改变了当时用手剥籽或用铁杖擀去籽的落后状况,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当时皮棉生产中一件重大的技术革新。

然后,黄道婆认为原先弹松棉花的操太原始粗糙。

经过试验她不仅把原来的小弓改成1米多长的大弓,用粗绳弦代替细绳弦,而且还用檀木做的椎子击弦弹棉。这样既比以前用手指弹拨的小竹弓提高了效率,又使弹出的棉花均匀细致,不留杂质,提高了纱线的质量。

在纺纱这道工序上,黄道婆所用的心力最多。她发现当时人们使用的旧式单继(一个纺锭)手摇纺车,功效很低,要三四个人纺纱才能供上一架织布机的需要,对加快织布速度障碍很大。黄道婆就与木工师傅一起,经过反复的试验和不断的改进,终于研制出了一种三繀式(3个纺锭)的棉纺车,使纺织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操也比原先方便省力。黄道婆创造性地发明了三繀脚踏纺车,代替了沿袭了几千年的单繀手摇纺车,这是棉纺织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是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卓越贡献。这种新式纺车很快被人们接受与运用,在江南一带推广普及后,生产的棉布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为改观。这种纺车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工具。

黄道婆元初著名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介绍了这种纺车,其中的《农器图谱》还对木棉纺车进行了详细的绘图说明。

这是我国古代棉纺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有力证明,同时也显示出黄道缕不但在中国,而且在国际棉纺织史上所具有的崇高地位。

另外,黄道婆还充分利用和改进了传统的丝绸生产工具和技术,精益求精地提高了整丝和织布工艺质量,使当地人民能用纱线织出各种色彩的棉布,其绚丽灿烂的程度能与丝绸相媲美。

王桢在《农书》中记载当时已用拨车、线架等纺织工具来分络各色棉纱,还记载了织布机与丝绸机的相同之处。这是黄道婆与劳动人民一起,把丝织生产经验运用于棉纺织业,改进了原先所使用的投梭织布机的又一革新创造。

无私传技黄道婆的历史功绩,还在于她把从海南岛人民那里学来并掌握的织造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向乌泥泾人民介绍并推广了织造崖州被面和其他精美棉织品的方法。

她总结了一套比较先进的“错纱配色,丝线絮花”的织布技艺,推广运用后,使当地的棉纺织业形成了全新的格局,当时乌泥泾地区以棉织业为生的增至千余家。

经过黄道婆的热心传授,乌泥泾人民能织出宽幅的被、褥、带等多种棉纺织品,上面织有传统的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桀然若写”的生动图案。

“乌泥泾被”一时成为名闻全国的产品,附近地区都竞相仿效,“尽传其法”,产品美名不胫而走,蜚声各地。

黄道婆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对当地落后的棉纺工具做了大量改革,创造了一整套的“擀、弹、纺、织”工具。

由于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做出了这样巨大的贡献,当地劳动人民都深情地热爱她,怀念她。她死后大家把她公葬了,并且还在镇上替她修建了祠堂,叫先棉祠,以后其他地方也都先后为她兴建祠堂,表达了人民对这位纺织工人的先驱者的感激和怀念。

其风悠悠黄道婆去世后不久,松江一带就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历数百年之久而不衰。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公元1521年),当地的棉纺织业达到高峰,织出的棉布一天就有上万匹。松江棉布远销各地,还出口到欧美,深得各个国家人们的赞赏,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从此,内地的衣着用品逐渐以棉布代替了丝麻,棉织业迅速在全国发展起来。“衣被天下”的松江布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更蕴含着黄道婆这位棉纺织革新家的心血和精力。正是由于黄道婆的不懈努力和非凡创造,拓展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广阔天地,谱写了纺织科学的崭新篇章,其遗风所及,至今犹存,泽福后人,永垂青史。

棉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的伟大实践和贡献,人民是永志不忘,一首上海地区世代流传的民谣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这位杰出妇女的赞颂和铭记:黄婆婆,黄婆婆,教戒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

第十四章

旷世一帝元世祖忽必烈,这位中国历史上拥有土地最多的少数民族皇帝留给了后代太多的感叹。

“不可马上治天下”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成吉思汗去世时,忽必烈的父亲拖雷曾临时任监国,后由拖雷之兄窝阔台继汗位,为太宗。太宗死后,皇权转到了拖雷系,由拖雷之子,忽必烈之兄蒙哥继位,为宪宗。

太宗在位时,年轻的忽必烈身为藩王,就初显锋芒,他同诸多中原汉族士大夫,有识之士建立密切联系,虚心请教治国方略。在忽必烈的周围渐渐形成了一个汉儒幕僚集团,使得忽必烈的治国思想朝着不同于同辈皇兄弟的方向发展。

忽必烈在漠北和林时,汉僧刘秉忠就提出了“以马上得到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的大问题,并以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灌输给忽必烈。

他还进一步论述旧制度造成的弊害,主张建朝省、立法度、定官职、饬赋税,采用汉法,这对忽必烈思想意识的转变具有极大的影响。

南宋淳祜二年(公元1242年),另一汉族知识分子怀化(今属山西)人赵壁也奉召来到忽必烈的府下。赵壁曾跟随著名文人李微、兰光庭学习,颇通儒术,很受忽必烈的信任。通过他们的帮助,忽必烈对中国前代王朝的治乱兴衰已颇为了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