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这样来到了三月初七,济王赵竑的棺椁从湖州运抵了京师。
就在赵竑与济王世子尸身入城的同时,得知消息的京师文人士子以及太学院数百名学子,齐刷刷的来到皇城丽正门前叩阙为济王鸣冤,请求皇帝赵昀查明真相,追究权相史弥远的诛王之举!
此举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再度爆发出来大规模的上疏弹劾,就连很多身处乡野的理学大儒,此时都出面号召问罪史弥远。
毕竟济王赵竑是大宋历史上,第一个被臣子弑杀的王爷,如果连弑“君”之举都不追究的话,那伦礼纲常何在?
面对此等情形,赵昀宣布直接召开朝会,京师五品以上官员均前往大庆殿参加。收到消息的文武百官,纷纷朝着皇城方向赶去,唯独政事堂内众人神情凝重没有动作。
“吾等终究还是小看官家了呀。”
执政宣缯长叹一口气,事到如今情况已经非常明了,一切都是赵昀在背后主谋。
可问题是政事堂几名两府执政看清楚了又有何用,满朝文武以及民间百姓无人相信,弑杀济王赵竑跟宰相史弥远没有任何关系。
这项罪名被扣上了,几乎就没有摘下来的可能。
“我早就说过小皇帝不听话,就得换上去一个听话的,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现在倒好了,直接被小皇帝骑到头上来了,这场朝会我看就是对史相公的批判大会!”
夏震怒气冲冲的回应了一句,很多时候文人脑袋里面想的就是多,各种权衡利弊错失时机。
按照他武人的想法,发现苗头不对的时候直接冲入宫中,一刀把小皇帝赵昀给剁了,然后再以杨氏全族性命威胁皇太后。
只要这个老太太愿意继续赋予法理权,各大战区兵马未必就会为了一个毫无根基的小皇帝拼命。
最烂的结果也无非就是三衙禁军跟边军开战,真打起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总比现在被牵着鼻子走强!
换作是之前夏震这番言论出来,史弥远肯定会出言制止,可现在他只能选择默不作声。文人儒家思想影响下总是会有些顾虑,没有唐末五代下来武人那种兵强马壮者为王的放纵。
“殿帅就别马后炮了,真向官家动手没成功的话,各地兵马勤王说不定早就身首异处了。”
薛极按捺不住讽刺了一句,要是简单的杀人就能解决问题,那历朝历代还要立傀儡皇帝做什么。
别说大宋人心未散,各大边军以及地方大员依旧效忠皇族,就连汉末董卓曹操之流,都不敢一刀剁了汉献帝,还得打着天子旗号以令诸侯。
“那现在又好到哪里去了,刀还不是架在吾等脖子上了?”
正常情况下夏震是不会跟两府执政顶嘴,如今局势紧张他就顾不得这么多,反正过错不在自己。
“够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