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两日同风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顼也有些好奇。

他现在对苏轼苏辙没有太多了解。

“萧先生,这是何意?”

“苏轼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被贬,但他弟弟苏辙官职越来越高,才能让他被贬又活着回京。”萧然先简单的一句话描述的两人的不同。

随即,萧然又继续说道,“先说苏轼。”

“苏轼生性放达,好友遍布五湖四海,更是喜欢美食。嘉祐元年,苏轼和苏辙首次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轼得了个第二名,苏澈五甲。苏轼的文章在欧阳修称赞下声名大噪,正当父子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只好随父回乡奔丧。”

“等到守丧期满,三苏重返汴京,苏轼和苏洵皆得官职。嘉祐六年,在欧阳修的推荐下,苏轼兄弟参加名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制科考试。苏轼的对策被评为第三等,被称为百年第一,朝廷授与苏轼新官职。”

“随后,宋英宗治平三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熙宁四年,苏轼上书指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愤怒不已,暗中让御史谢景温说苏轼的过失,苏轼自请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后年几年,苏轼一直在调任。到了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苏轼任徐州知州。当时黄河泛滥,出现洪灾,苏轼带领士兵们修筑东南长堤,派官吏分别堵塞缺口,最终保全了徐州城。事后又请求征调明年夫役增筑徐州旧城,修建木质护岸,以防再次出现洪水。”

赵匡胤问道,“他既是可用之人,为何频频被贬?”

能在洪水中力挽狂澜,一心为民,苏轼确实可用。

萧然似笑非笑的看向赵顼,“苏轼说话比较犀利,在朝堂上时常能怼人,包括皇帝也不会放过。要不是有苏澈,恐怕早就被砍了脑袋。”

一时间,赵匡胤和赵顼都沉默了。

指着自己鼻子骂的大臣,他们哪里会看重。

李世民对此倒是有些自傲,“朝中大臣的言语犀利,朕可不会过多计较。”

萧然看过去,记得曾有几次听过李世民气得砸东西。

“萧先生继续说吧。”觉得面皮挂不住,赵匡胤催促。

“元丰二年四月,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写下《湖州谢上表》,这本来是例行公事,但苏轼笔端常带感情,再加上点个人色彩,其中有着几句话被新党利用。”

李世民不悦,“什么话还能被别人利用?”

“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等等。”

“这些话被新党指责,说苏轼愚弄讽刺朝廷,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宣称苏轼死有余辜。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因此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逮捕押送回京,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件事是北宋时期有名的案子,乌台诗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