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社畜浮沉录》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xiaoshuo.com

但曾巩在此段并没有这么写,他反而笔锋一转,写到,“今议者曰:宜郡立学校,使天下士师弟子为位以居学。”这是假设了一个对立的观点,以为批驳的对象,然后下面在针锋相对,对假设的观点进行否定。

然后再推进一步,用一个感叹句提振一下文气,在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张。最后再写一下说明此文的目的,是供国家管理者参考用的,收束全文。“噫!古之制不必尽用也,其意不可改也,故原古之事以存之,庶夫有通治乱者能用之。”方翰韬看完了这篇文章,琢磨了一会,曾巩的这篇文章写的十分紧凑,没有半句废话,真的算得上语语转,步步紧,笔笔不测,而且和《战国策》里面的文章结构很像,都是利用对比手法来行文。

在曾巩的指点下,方翰韬有点琢磨明白这文章的气势是什么了,就跟后世自媒体文和某乎答题一样,你要兜售一个暴论,要说服读者,那就是疯狂砸干货,引用大量的资料和例证,让读者觉得你很权威,等读者被你忽悠的差不多,已经掉进你的逻辑里了,最后再水到渠成,把自己的观念引出来。

这其实跟曾巩的这篇文章内在脉络不谋而合。

但是……

方翰韬不太确定的说道,“前两段的古今对比,文章的气势很足,看的出来,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但是怎么到了最后发表自己观点,直抒胸臆的地方,反倒突然写个或曰,气势就泄了,而且整篇文章看下来,而且回想一下,文章里基本没有论证的观点,看起来,很有种强加于人的味道。”

方翰韬如此评价曾巩的文章,曾巩反倒不以为意,颇为欣慰,甚至还有点惊奇的说道,“你能看到这种地步,足见你的见识,这篇文章是我十几年前写的,当时欧师看到我这篇文章,也是如你所说,文章如此写法,追求气势,必须要有深厚的底蕴作基础,否则的话,气势越盛,语气愈急,文章便越见空疏,即便能以气势夺人,也终难折服于人。这就是我早年文章不好的地方,我年轻时见识短浅,脑袋空空,只会徒为大言,恩师也让我勉思广学,有深厚的学养,才能将此等气势的文章撑起来。”

“但你不一样,”曾巩话锋一转,对方翰韬殷切说道,“你少年老成,所见所闻已出乎同龄人远矣,于所思所想的学问之上,又得盱江先生青眼有加,此等底蕴,当能撑得起《战国策》的昆仑之力,而此等文章追求气势,如同沙场之上长刀大弓,大开大合;不必在乎奥丽纡徐,婉曲幽微的文辞,正好避你之短。”

曾巩的一席话让方翰韬茅塞顿开,接着曾巩便让方翰韬在平日的学习科目中,加上一项精读《战国策》和《说苑》的科目,所谓经义学习慢不得,古文学习快不得,曾巩给方翰韬定了一个试论题目,《论山西诸将》,要求让方翰韬在一个月内作出来,也就是在六月初的时候,他来查验。

平日里方翰韬的课程表是这样,三更天便起床,洗漱完毕,吃过早膳后,便与曾布,曾肇一起练习书法,临帖摹字,练满一千个大字后,就开始背诵经书,得益于方翰韬后世背英语四六级的经验,他的背诵计划安排的很科学合理,背完新的,及时复习旧的,在理解经义的基础上,背诵的质量很牢固,这段时间他已经熟背下了《论语》,《尚书》,《周易》,这些经书学完后,李靓已经着手带他开始学习《周礼》。

这也是李靓压箱底的绝活,三礼是李靓的绝学,当初被朝廷授官就是因为李靓替朝廷解决考证了一个礼制难题。

上午的时间便是如此,下午是方翰韬固定学习骈赋和古文的时间,史书的典故故事方翰韬已经看到了《后汉书》,接下来便是《三国志》与《世说新语》,骈文写作中,最重要的史书便是《史记》和《汉书》,原因无他,这俩书太能爆典了。

但史书的学习远远不止于此,于骈赋相反,在策问和试论中,频率用处最高的史书反而是《春秋》与《唐书》。前者是儒家元经,后者毕竟跟大宋离得最近,殷鉴不远。

这点就体现出方翰韬抱上曾巩大腿的好处了。曾巩的老师欧阳修现在正在修一本《新唐书》,以区别后晋时期修的那本《唐书》。这本《新唐书》欧阳修写了好多年,但还没写完,不过每写完一部分的草稿,欧阳修都会寄他的衣钵弟子曾巩来探讨,曾巩顺便就把这些内部材料给方翰韬看。

欧阳修的《新唐书》草稿,成为了方翰韬另一个学习古文的养料。

在骈文与古文的学习中,曾巩又给出了宝贵的意见,那就是以骈入散,在写古文的时候,有意识在其中掺加一些骈句,从而为古文润色添艳。

“贤侄你总结的八股文中,可以这样写。破题句可以用骈句来写,以此醒目,接下来的承题部分,用古文来写,不过这块要写的开阔一点,别把文路走窄,要养下文,或是欲扬先抑,或是欲抑先扬,埋好伏笔留余意。下面小讲部分,则要跳开一步,别生话题,让文章稍有曲折,但这块切记不能用骈句,须要用古文,最怕紧,怕繁絮,最要径捷。你写的时候可以参考骈文中声韵,让小讲处的语句气息顺畅,在用之乎者也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句子的前后,不能讲重了。”

曾巩在教方翰韬学古文的时候,逐步引导,让方翰韬结合他之前所学,将他的八股文模板开始细化,小到之乎者也的使用,大到每一部分的忌讳和要点,有曾巩的名家手笔改进,方翰韬的八股文章越来越有样了。

学习的时间过得很快,终于到了六月,方翰韬也要开始写他的第一篇正式的试论,《论山西诸将》了。

这是一道史论题,题目出自《汉书赵充国传》,传记赞曰:“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从秦到汉,从白起到苏武,赵充国,都是名军大将,让你讨论讨论这地域习俗和人才的关系。

题目乍一看有点地域嗨的嫌疑,但很明显,题目里的道道很深。

方翰韬审题完后,便开始动笔写了。

根据自己提出,曾二叔改良后的八股文写作法,方翰韬选定的破题便是,“人因习俗而出,贤亦不改也,贤者难改之中,而能特等绝伦者,是未可以习俗之移者例论矣。”

接着下面的承题部分,方翰韬顺着破题句,将主题放大,“何也?士之气质,为习俗所积,为其所迁。惟迁于习俗,故同诱于其所长,而不知陷于其短也。”开始说明优秀的人很少。

这么一通发散开来,方翰韬最后总结,又回到了题目,“秦汉诸将,山西之族多矣,然其风声习气,好大喜功而缺器度才识,长于雄壮,而短于涵养。”

接着方翰韬就这点,开始着重表扬汉书中的赵充国与苏武,狂吹彩虹屁,甚至最后有点词穷,方翰韬只好臭不要脸拿范仲淹的名句来收尾感叹,“噫,微二子,吾谁与归!”这段开始说明山西的将领们都很优秀,但是赵充国和苏武俩人仍然是个例。

然后下面论腹部分,方翰韬开始使用骈句进行充实,“齐人多诈,公孙弘儒者犹为之;楚人深怨,虽屈原之贤难免也。”

通过正反比论证,层层铺垫,时时刻刻抓紧题意,完成了文章的主要论证。

最后的结尾,方翰韬再次点明了题意与自己的主题,“孟坚作史不能轻重言之,噫!后世无君子之论,则二子亦山西人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笔趣帝】《终极火力》《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福晋来自末世[清穿]》《山野小闲农》【晴天小说网】《阵问长生》《我以神明为食》《谁让他修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一个医学生,你让我当收尸人?

我一个医学生,你让我当收尸人?

夜无声
但紧张的情绪,却让我身上的鸡皮疙瘩,一层一层的往外冒。看着昏暗的街道,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其他 连载 255万字
天命之上

天命之上

风月
世界自毁灭之后重建。于危崖之上,再起万丈高楼。被称为天选者的人们活跃在现实的幕后,行走在历史的阴影中,掌握超凡脱俗的力量,领受着崇拜与敬畏。有人说他们身负天命,万中无一。可季觉对天命不感兴趣。他只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天命之上的风景。“……”记录者写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那个满手油污的汽修工:“所以,这就是你破坏国际秩序、贩卖禁忌武器、资助颠覆组织、引发两极大战、图谋暗中统治世界的理由?”“关我屁事儿
其他 连载 94万字
影视世界从曾少年开始

影视世界从曾少年开始

不吃白菜的龙
许易在得到穿越诸天影视的机会后,开启了一段传奇故事,而这一切要从曾少年开始。世界:曾少年、天下无贼、乔家的儿女、莫斯科行动、跑女战国行……
其他 连载 30万字
姑奶奶在五零

姑奶奶在五零

大团圆
晋江vip2018-03-17完结总书评数3204当前被收藏数8439【】林芳重生成自家三年饥荒时饿死的二姑奶奶。爷爷成了哥。见到了传说中的二爷爷和大姑奶奶!她要肿么破?当然是改变命运啊。内容标签幻想空间年代文主角林芳┃配角宋建安,林家众人┃其它
其他 连载 43万字
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水一更
一朝重生到仙魔林立世界。在这个世界,普通人难以打破壁垒,一生将如牛马一般苟活。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出了意外。陈澈还能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
其他 连载 33万字
被山里糙汉领回家日子红火顶呱呱

被山里糙汉领回家日子红火顶呱呱

愿力
关于被山里糙汉领回家日子红火顶呱呱:成为罪臣之女、被未婚夫背叛之后,云汐被一个山里糙汉扛回了家。刚醒就坦诚相拥,再醒就被铁链拴着,云汐当时就觉得这被子算是完了,她估计得被折磨致死。可却不想,这高大的男人虽然糙心却细,看着凶作为却憨,极其容易害羞却十分坦诚,一口一句我稀罕你,说的她脸似火烧心砰砰跳。虽家徒四壁,但男人为了让她吃口好的很努力,上山打猎下河摸鱼,好吃的好喝的全紧着她,更是她让往东就不往西
其他 连载 1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