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社畜浮沉录》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xiaoshuo.com
曾布这一番话,明着是在指名道姓,点着鼻子骂方翰韬,但其实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是对着谢景温说的,潜台词就是:
你要是敢因为自己骑墙,给我们江南东路错失掉胆铜法的肥肉,也对东南漕粮加征无所作为,因私害公,损害我们江南东路大伙的利益的话,别怪我把这其中内情捅出去,让大伙指着鼻子骂你。
而曾布和方翰韬这一问一答,更是在亮肌肉,赤裸裸的威肋,别以为我一个宣州司户参军没有这个能力。两浙路那边有范纯仁,而我们江南东路这里有参知政事曾公亮。
曾公亮为什么要支持江南东路转运使司修万春圩,成为转运使张区的靠山,那还不是有自己的利益在其中。眼下谢景温若是敢因为自己弄权骑墙,导致大家伙利益受损,曾布大可以泄密,公之于众,大伙一齐闹到曾公亮那里,你张区和谢景温也别想在自己靠山那里讨个好。
这一记背刺,来的稳准狠,谢景温被自家曾布捅了一个透心凉。
当然曾布在宴席上突然跳出来指桑骂槐,不是在发癫,更不是激情上头,而是审时度势,全面考量,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利益最大化的最优解。
还是话说回来,谢景温和方翰韬,范纯仁这桌酒宴,曾布一个宣州司户参军,小小的选人为什么能上桌?是他在江南东路受重视?差不多得了,还不是因为他和方翰韬关系好,因为方翰韬给江南东路传授了胆铜法,谢景温为了拉拢一下方翰韬,就把曾布带上,一起打私人感情牌。
在江南东路这里受重视是因为方翰韬,而在方翰韬那里地位高,也是因为曾布是江南东路的代表联络人。b3换句话来讲,只有方翰韬和江南东路的联盟成立,作为中间痛客的曾布才能继续享受眼下这超规格的地位和待遇,对谢景温和方翰韬两方各自“挟寇自重”,也才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才能继续如同现在这样上桌吃饭,后续才能有功劳分肥,大家一起进步。曾布和这苏常江南东路联盟后的利益紧密关联。
一旦双方破裂,曾布就哪凉快哪里呆着去了。
想明白其中利害,曾布当机立断,立刻在章惇和方翰韬一问一答之后,在谢景温的背后,发动了背刺补刀。看着对自己怒目而视的谢景温,曾布心中劝说自己,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我这不是背叛,我这是为了我们江南东路好,向谢判官谏言,这是为了大义。”凡是对江南东路和苏常联盟交易友好有帮助的,曾布都支持;凡是对江南东路和苏常联盟破坏不稳定的因素,曾布都反对;不过就算日后谢景温记恨自己,曾布也不怕,他的底气还是在方翰韬那里。
曾布可能对整个东南联手反对张方平漕运加征的详细内幕不了解,不知道幕后黑手是谁,是怎么组织内斗,但是他了解方翰韬。
小方这种无利不起早,对面可能会小赚但我永远不亏,精明的利己主义者都敢这么跳出来跟江淮发运使司对抗,想必背后肯定有宰执级别的大佬在撑腰,自己也是该考虑一下后台的问题了。
兄弟之间,有大腿就要互相分享的,一起进步得喃!
曾布也是年轻俊杰,大好年华,年轻气盛在,怎么会甘心沉沦选海?
曾布却继续围剿不休,“圣上上鹰天命,数十年恭行俭约为的都是我皇宋的江山社稷和天下苍生。却有一班辜恩负义的贪吏上侵国帑下掠民财,如两浙路常州方朝韬者!此人倘若不严加惩治,实有负圣上肩负之天命爱民之仁德。”
‘有点过了,老五。’方翰韬心下暗暗想道。穷寇勿追。
场面一时尴尬,但方翰韬却没有得意忘形,继续观察着谢景温。
谢景温虽然气的手发抖,但是涵养仍在,'不过终究不是老谢能拿得了主意的,得见好就收。’由方翰韬的胆铜法发起攻势,章惇呼应,最后由曾布封死退路,谢景温登时就陷入两难,一时间上不上,下不下,但是若说谢景温只能被方翰韬就这么拉上贼船,将他手里的江南东路盐利钱小金库投到方翰韬那里,那也不现实。
毕竟做出这个决定的,是江南东路转运使张区,谢景温只是张区的副手,拿不了大主意。
谢景温瞠目结舌,气的手发抖,看着背后的曾布和眼前的方翰韬和章惇三人,正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之际,厅堂背后,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声若洪钟。
“有食有鬼为官贵,先财后逆也须荣。四柱往来交互区,须向局中问救神。”
曾布一听这个声音,登时吓得一激灵,准备在腹中的草稿,再也不敢继续说下去,急忙打住。方翰韬等人往里望去,只见一个五十上下的,身着一身道袍,手拿拂尘,气度淡泊静雅的老者,缓缓踱步走了出来。
章惇有些诧异,如此场合,怎么一个老道士出来了?但是方翰韬眼睛尖,一下就看到这个老道士腰间挂着的那个紫金鱼袋。
谢景温和范纯仁,以及方才还想骑脸的曾布等人,赶紧起身行礼,“见过养素先生。”方翰韬嘴角不由得一笑,也跟着起身一齐向这个道士老者行礼。
终于,打了小的,老的出来了。将谢景温挤兑的站不住脚后,一直躲在幕后的真正大佬,江南东路转运使张区忍不住现身了。
这是跟元绛一样重量级,东南六巨头之一的人物。
方翰韬他们敢这么挤兑明阳怪气江东路转运判官谢景温,那是因为谢景温资历和地位镇不住方翰韬等人,谢景温虽然年纪和王三叔一样大,都是天禧五年出生的,今年都三十六岁。
但奈何谢景温参加工作晚,八年前皇佑元年才中进士,哪里比得上王安石庆历二年的进士第四,这八年间历任汝州、莫州通判,官场进步可比王安石慢多了,还是靠张区擢升为江东转运判官。
资历和官位,也就比方翰韬大一手,刚出通判资序,他这个江东路转运判官当得,属于是权力大但地位低,故而方翰韬等人敢当着面跟他使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