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梦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几天后,包夏和包秋将一架细长的翻车架在了溪水边,嘲笑包拯的人更多了。这包三少爷确实是读书读傻了,读书人种地果然是一成没有。

翻车又叫龙骨水车,大家都见过,在汉朝时就有了,实际上就是一个长长的木箱,中间是一块块串起来的木板,确实能将水提到高处,但那需要用人力或畜力带动龙骨水车不停的运转,就凭包春他们几个累断了腿也浇不了几亩地。而且包拯叫人做的龙骨水车也太细长了,比别人家的要窄很多,运转起来带上去的水会更少,这更会减慢上水的速度,更要命的是包夏和包秋在安装龙骨水车的时候竟安装反了,将带动龙骨的轮子装在了靠近溪水的一边。这样既费力,又不方便操作。

村民们都过来看稀罕,少不了嘲笑这主仆一番,包夏、包秋却不为所动,低头干自己的活,将龙骨水车在田地里安装好,长长的木箱都快接近了田地的最高处了。

包夏和包秋现在对包三少爷有着绝对的信心,这几天来包拯画出来的草图让他们见识了什么是奇思妙想,而包拯动起手来比老木匠还熟练。他们甚至都有了拜包拯为师的想法。

“你来踩一下,看这水车能提上水来吗,这么长的龙骨,即便窄小一点儿,你这把老骨头也踩不动吧,我看就是你年青时也不行。”

“踩什么踩,这水车上连踏板都没有装,看来包春只能抱着下边那个轮子转了。”

村民们在一边不断的调侃着。

包春红着脸在那里,没有办法反驳,看来这次的脸丢大了,几十年的庄稼活白干了。

“这里还挺热闹啊。”包拯走了过来和大家打招呼。村民们一看包拯来了都闭了嘴,毕竟包拯是读书人,大家对他还是很尊敬的。

包拯在众人的好奇的目光中来到溪边,那里是包春他们新修的沟渠的最下边,与沟渠相连的一个圆形小池子已经修好,包拯让包夏将一个带有小木轮子的奇怪装置放在水池中,包夏一阵忙活将那个装置牢牢的固定在圆池中,并用一条皮带将上面的小轮子与水车上的轮子连了起来。

“放水。”包拯对在上游的包春喊到,包春打开了他们辛苦修建的新渠道上端的闸门,水流借着地势迅速的冲了下来,进入到了最下端的圆池之中。

“哈哈,哈哈.....”人群中发出了一阵阵笑声。

“包三公子,你这是真正的水归大海啊,溪水从上游流下来经过新修的渠道又流回溪里,溪水在那里转圈玩呢。”村民们忍不住和包拯开着玩笑。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溪水流入圆池后又从池子底部流出,回到了溪流之中。

“等等......”这时有人看出了端倪,只见随着水流的加快,圆形水池上的那个木轮竟然转动越来,通过皮带拉动了水车上的木轮,水车的龙骨开始移动,将溪水一点点的向高处运去。最后从水车最高处的出水口流到了田地之中。这股水流虽然不大却是真正的在滋润着田地。

过了一会儿大家更看明白了,上游的溪水不断的流下来,水车就在那里不停的运转,既不用人力,也不用畜力,虽然慢却能持续不断的向上提水,这块田地终于不用缺水而发愁了,这下子荒山真的要变良田了。

“包三公子真是神人哪,想当年诸葛亮造木牛流马,自己运东西,包三公子造的水车自己提水,包三公子比诸葛亮也差不了多少。”村民们这次是真的叹服了,不吝用能想到的最好的词语称赞着包拯。

“过讲了,过讲了,这只不过是知识的力量,是多读书的结果。”包拯急忙谦让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3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二氧硅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35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