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上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思考的目光更深沉了,他沉默良久,忽然问道:"明空,这些想法你从何得来?"
我一愣,只顾想着怎么做是对的,却忘了这些想法对我来说只是综合了以往所听所学,可放于这个时代却是先进的立论。我面上不动声色道:"这其实是先秦时代已有雏形的思想,最成系统最出名的是法家的韩非子的观点,强调"法制"。我还从一些不同的不主流的古书读到一些,自己以前在家时也会琢磨,还和.....大哥提起辩述,所以刚刚就着这事汇总了起来。"
李世民面色并没放松,我心里也七上八下的,但面色很平常。李世民最后感慨说:"这个想法很是惊艳啊。"我笑笑道:"我自己也觉得甚好。"
他终于恢复了常色,神情里却有一丝郑重道:"明空,这个案子涉及皇子,刑部的人未必敢办,你来督办拿主意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辛勤更文,左更不上,右更不上。大人们留言鼓励鼓励某某扬吧,不然要被系统逼疯啦>_<
☆、第五十三章又见王对王
贞观十二年五月,李世民的千秋宴。不得不出席,不得不面对。
从前是未上心时混不在意,管他多少个嫔妃,只是尴尬,却不难过。可如今,看着他一众环肥燕瘦、个有姿色的六宫粉黛排排坐,全出现在了我眼前时,心还是止不住密密匝匝的酸疼起来。
感受到一道目光,阴昭仪看过来,对我福了一礼,目光里全是感激对于齐王李祐和蜀王李愔的案子,知道内里的人都明白是我出谋划策的。我断了他们的罪,证据确实,但只罚了阴昭仪所出的齐王半年俸禄,并责令他亲自去抚恤受苦的百姓。对于杨妃所出的蜀王益州都督李愔,却罚得更重,贬了他为虢州刺史,罚俸一年并负责赡养受伤的老人。
我虚身让过,对阴昭仪淡淡地笑了笑,新兰看到,在一旁悄悄问:"小姐的判罚确实看来厚此薄彼,似是刻意关照了阴昭仪和齐王,可杨妃分位更高,在后宫地位独特,小姐这样会不会得罪杨妃娘娘?"
我低声对新兰说话,面色尽量保持微笑:"阴昭仪只有齐王一个儿子,并不受宠,齐王行事虽然荒唐却并没犯下纵马伤人的罪,如果也重罚齐王,阴昭仪地位更加堪忧,如果我陷她于困境,以她的城府,若什么都没了不怕失去了,反而对我不利。不如卖她人情,结友而非敌。"我顿了顿,"至于蜀王,他伤了百姓,若也是不痛不痒地罚,难以平息民怨,跟没罚没什么区别。而且他原是益州都督.....和南英一山不容二虎,他是皇上的儿子,留他的权力在益州,只会让南英难做,不如趁机拔除!"我声音更轻,新兰瞪大眼,却呼了口气:"原来这样......那杨妃那边怎么办呢?"
我瞥了眼新兰,继续看着四周道:"杨妃所出的吴王恪很受宠爱,在大臣中也威信很高,所以此事对杨妃地位影响不大,反而若我不罚重一些,众人会以为我因杨妃包庇蜀王,对我和杨妃都不是好事。"我虽对新兰这么说,却没有十分把握杨妃是不是会心生怨怼,而权柄在握、人才出众的吴王李恪又会如何想。可是南英已经为我趟了这混水,我总要尽些力为他做些什么。
正想着,却被一个高大身躯的阴影罩住,我抬头,南英……
南英仿佛更高了,人也更结实更壮了,原来搪瓷般白皙的皮肤变成健康的小麦色,才半年未见,原有的一丝少年气质尽去,完全是成熟男人的样子。原来军伍生涯真的可以把人改变很多,只是那一双仍旧灿若星辰的眸子一瞬不瞬地望着我。他薄唇抿着,随即绽开一个让整个大唐皇宫都失色的笑容,"明空......"他低声叫我,仿佛轻喃。
我却忽的不太敢看他。他为我踏入庙堂,封王领兵,把自己一身才华、智计、武功为人所用,有一天或许还要征战沙场,双手染血,而我却决定要把心意交给那个夺走我的人......不是因为无情,正是因为从小起的多年的感情,生怕错付,当时才千方百计,废了心机,硬生生扼住。可是扼住或扼不住,哪一种又能好多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