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地址:biquxiaoshuo.com

“臣杜荷见过殿下,父亲,张师傅”,听到这个熟悉声音,三人都是一怔。

李承乾看到杜荷,也顾不得礼仪,大步上前抓着杜荷的衣服问道:“快说运回来多少”。

杜荷的嘴裂的跟荷花似的说“臣刚进入关中的时候听说蝗灾遍布二十余州,知道殿下这肯定缺粮,所以擅自行动,将一百万粮食分水路两批向长安运输。

臣走的是水路,刚刚交付户部五十万担,剩下也就在这几日抵达长安。”

杜荷的话抽干了三人身上的气力,杜如晦和张玄素呆做在椅子上开怀的大笑,拿起手中茶盏,相互一敬,一饮而尽。

而李承乾此刻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有了粮食就能保证关中的稳定,这次的难关就算过了,李世民回来也就可以交代了。

随后大批的粮食运到了长安,户部的粮仓也堆的满满,李承乾和朝中官员同时出了一口气,百年难遇的蝗灾就这样过去了。

没有人在这场蝗灾中作乱,饿死的人也很少,得到朝廷帮助的百姓们的脸上也露出敦厚的笑意。

相比与城外祥和的气氛,丽正殿现在的气氛是十分的紧张。

李承乾和诸多的皇子公主都在殿外焦急的等待着,听着长孙皇后的疼苦的嘶喊,李丽质和豫章等年纪小的公主都一脸恐惧的看着大门。

李承乾不忍心让妹妹们幼小的心里留下恐惧,唤宫女将小公主们都带走,小小的年纪不应该承受这些。

不过一旁的襄城公主并没有走,她手里挽这袖子,一下下的揪着,李承乾看她有话想说便走了过去温声问道:“大姐,有什么事吗”。

襄城公主庶出,平时比较低调,在皇子公主属于那种透明的人。

眼下要不是为了自己的公公萧瑀,她也不会想找自己这个当太子的兄弟说说,但又怕自己的兄弟说自己干预朝政,所以就在那犹豫着,她没想道李承乾能发现自己的异样。

“这,妾身,妾身是想和殿下说说公公的事,妾身知道公公的脾气,肯定是气到你了,希望殿下不要记恨他”。

襄城公主紧磕磕巴巴的说着,一边说还紧张的看着李承乾。

“大姐,叫什么殿下,你还和小时候叫我承乾好了,难道说你嫁到宋公家中就不是承乾的姐姐了吗,”。

李承乾的话,让襄城公主紧张的神情消失了,自己好久都没有见过弟弟了,外面传什么的都有,尤其是自己的公公,搞得她都不敢和李承乾说话了。

“那,承乾,你看我公公那”,李承乾给予姐姐襄城一个大大的笑脸,示意她坐下说话就好。

“姐姐不用担心,承乾和宋公争的是公义,并不是个人的义气之争,自然也就不会在心里埋怨宋公,再说还有姐姐在他萧家,能过去的怎么都得让它过去,断不会让姐姐为难的。”

就在襄城公主高兴的给自己的兄弟倒茶水的时候,殿内的宫女出来禀报,“皇后娘娘顺利产下一子,母子均安,请殿下放心。”

李承乾听了自然是十分的欢喜,随即大手一挥人人有赏,一时间周围的宫人纷纷叩谢太子爷的赏赐。

长安城,李承乾此时正带着几名重臣,走在长安城郊的农田边上。

这里小麦地正在抢收,百姓们都在田地里忙活着,虽然小麦还未完全成熟,就差那么十来天,现在收割了会造成颗粒不饱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贞观皇储李承乾》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xiaoshuo.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