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什么样的人才可靠?
窦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着杜坷的想法,姜勇觉得似曾相识。这简直和自己几年前的想法如出一辙:一样的幼稚,一样的天真!
姜勇心想,果然是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涉世未深,总是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他问杜坷:“你为什么不想想,谭胜利为什么不接受你的好意?难道仅仅是因为他坚持所谓的原则吗?”
没等杜坷回答,姜勇又说:“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不在乎你的好意。或者说,你的好意并不是他的诉求。既然他的诉求不在你这里,那么必定在其他地方,而那个能够影响他诉求的事或人,就完全能够影响他的选择。”
“所以说,如果我们把握不了一个人的诉求,我们就不可能左右他的选择!”
听着姜勇的解释,杜坷还是难以接受。
毕竟,受了那么多年的道德教育,脑子里早就形成了僵化的思维方式,总是习惯性地拿道德标准去判断对方的行为。
殊不知,道德这玩意儿,用来要求自己的时候挺高尚,可是一旦用来丈量别人,就是一种恶。
上学的时候,我们被道德教育,主要是希望人们能够用来做自我要求,但是人类的自我保存本能,让人们更愿意拿其苛求他人。
于是乎,由于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一点,道德已经沦为了专门忽悠大傻子的说辞。
当然,更有个别居心叵测或哗众取宠之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别人,但实际上,他们自己的道德水平如何,却不敢恭维。
就譬如,杜坷总是以为,谭胜利会在没有任何利益驱动的情况下坚持原则,鼎力支持自己,甚至不惜影响自己的前程。可实际上,如果把他自己放在谭胜利的位置上,他会这么做吗?
看着杜坷将信将疑的表情,姜勇知道,一时间很难让他完全理解自己所说的道理。要知道,当年的自己,可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悟出这些真谛的。
姜勇还记得,自己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中,老板就告诫他,要尽快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一开始,姜勇还不明白,学生和所谓的社会人到底有什么差别。
直到吃了几次大亏之后,姜勇才逐渐明白过来,学生总喜欢把事情往好处想,把人想得也太简单,习惯于按照道德原则对他人报以期望。可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真正遵守的都是利己的原则。
只要你无法把握或影响对方的诉求,你就不可能期望他会按照你的设想做13a22f92事。
刚一悟出这些道理的时候,姜勇曾经很受伤,认为这个社会太现实、太功利、太冷冰冰的,缺乏足够的人情味。
可是,仔细琢磨之后,姜勇才真正明白其中的真谛,也就欣然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当然,姜勇今天没打算给杜坷上一堂人生课,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人生,需要他自己去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