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佐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林苑之行结束后,刘据去了趟书肆。

如今大汉书肆产业已经颇具规模,按照当初刘据的建议,采用与玻璃一样的方式,由民间商家负责售卖与经营,朝廷提供“货物”

如此,造纸与印刷的核心技术就只会掌握在朝廷手中。

虽然全面放开技术管控,纸张与书籍的产量会更大,更利于知识的传播与文化的普及。

但刘据提议这种方法,也有他的考量。

一来,技术是出来了,但纸张与书籍的价格并不是很低廉,尤其读书还需要笔墨砚台以及老师教导。

民间能耗得起这个金钱读书者仍旧寥寥。

换句话说就是需求量并不是特别大,朝廷产能勉强可以应付。

二来,这也是与西域通商的一大利器。

而今“白玉纸”

在西域的声势并不比玻璃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技术放开,等同不再是秘密。

西域可轻而易举通过银钱获得技术,自己制造。

大汉的优势便少了一层,能用于影响西域、甚至制裁西域的“武器”

就少了一个。

但一直不放开,也是不可能的。

刘据设想了一个时限。

十年。

毕竟专利也是有个期限的。

他的计划很明确。

用十年使国民经济迅速腾飞,提升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降低识字门槛;也要用十年做出更多影响巨大,能成为“经济制裁”

的物品。

唯有新的“武器”

不断增加,手中可用利器越来越多,他们才能尝试有选择地去放开一些东西。

十年时间,已过三年,还有七年。

刘据觉得,这个目标或许他可以提前完成。

这么想着,马车已经行至云松书肆。

作为当朝太子,总是有些产业与特权的。

譬如这间书肆,便是他独有,独立经营,大汉目前唯一不受朝廷技术牵制之所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红色十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历史 全本 434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4万字
枭雄1990

枭雄1990

落笔生
【放眼世间皆棋子,莫问谁是落子人。】前世陆野轻信身边人,落得惨死狱中下场。回到1990年,面对时代的浪潮,他起于微末,一路披荆,却不似少年郎意气风发。醒掌天下事,睡卧美人床。看陆野如何成为一代枭雄,执棋对弈成为那落子之人。
历史 连载 4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