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的小姑娘,不管生活怎么乱,看起来都是白白嫩嫩的。

这时大门突然被推开了,门外也响起了王老头粗大的嗓门,“小易,小易在家没”孙易赶紧整理了一下衣服迎了出去,“刘五叔,又给我送羊奶来啦”

“嗯,刚挤的奶,还热乎着呢,给你送来,顺道借你的家的木工家伙事,再打套窗子,你要盖房子,用叔给你也打一套不”

“那敢情好,做个门就成,窗子就不用了,换塑钢的”孙易一边说着,一边找出了尘封已久的斧子刨子之类的东西。

把刘五叔送出了门,孙易的火也消了下去,暗暗地抹了一把冷汗,李绮云可不保准,万一传染一身的病可划不来。

李绮云还是撅着小嘴很不高兴地走了,孙易还有些舍不得呢,十七岁的小姑娘,正是水嫩可人的时候。

还是杜彩霞好,至少自己对她也知根知底。

这刚想到杜彩霞,杜彩霞就打来了电话。

“镇上给了一个办事员的指标,你要不要”杜彩霞在电话里问道。

“我要那玩意干什么,又不是公务员”孙易不屑地道,忙得脚打后脑勺,就给几百块的辛苦费,还不够跑腿钱呢。

杜彩霞在电话里恨铁不成钢地道:“你傻呀,这年头办什么事都要找人,你当个办事员,平时跑跑腿,办点小事,镇里头上上下下也都认识,以后有什么事,找人也能找到头上去,这叫人脉,人脉懂不懂”

孙易一愣,他还真没有想那么远,被杜彩霞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立刻就应了下来,明天跟杜彩霞去镇里办个手续就能上岗了,再说了,一个月几百块的工资呢,不拿白不拿。

孙易躺在炕头上,一点白在他的身上爬来爬去,不停地嗅着,还会舔舔他的皮肤,痒痒的。

孙易突然笑了起来,搞这事竟然还能搞出一个镇办事员来,显然这种消息肯定是先传到老杜那,而杜彩霞是实际操者,自然就想到了孙易。

孙易决定,明天去镇上,顺便再弄点补品什么的给自己补一补。

早晨,孙易被一点白在耳边的哼叽声给吵醒了,孙易扭头看看外头,天已经大亮了,老王头赶羊的哟喝声也远远地传来。

在炕头上骨碌了几圈,爬起来伸伸胳膊腿,全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把昨天剩下的粥热一热,又给一点白热了点羊奶,灌到一个借来的奶瓶里塞给它,一点白很聪明,知道抱着奶瓶喝奶。

身上的力量充足,总有一种不宣泄一下不涌快的感觉,索性把放在院墙外头的砖块和水泥先捣腾到院子里头。

一块红砖五六斤重,一般人搬个十几块就不错了,孙易搬了两趟觉得不爽,把外套甩掉,只穿着一个小背心,年青的身体,古铜色的皮肤,肌肉高高地鼓起,早些年的底子,在城里混两年并没有丢下。

孙易把砖块交叠成四列,一次就摆了三十多块,足足将近二百斤,蹲着马步,抠着砖底,双臂一较力,肌肉突然一鼓,爆发力让二百斤的砖块一下子就升了起来,抱在怀里向院子里走去,后背和腿上的肌肉鼓动着,把背心和裤子撑得鼓鼓的。

不到一个小时,就把这此砖头都搬完了,时间还早,孙易决定进山去看看,先踩踩点,哪里有自己需要的山货,再过上几天,就到了采摘的季节了,有心急的现在就进山了,不过这会还没有完全成熟,采摘回来也不值什么钱。山里的东西很抢季节,有的时候只要一天的功夫,野果就完全成熟,野花完成绽放,或许再过一天的功夫,就全都落下了。

孙易拿着一个背式的柳条大筐,换了一身迷彩服,穿上胶鞋,正准备出门呢,一点白又哼叽了起来,小奶牙咬着他的裤腿不松嘴

第12章:有话说话,没话滚蛋

索性带上奶瓶,把一点白放进了背筐里,只要跟着自己,一点白就很老实。

他家就位于村子的最后侧,只要过了田地,趟过一条小河就进了杂树林荫中,偶尔还能看到一两块开出来的田地,土豆苗已经长出快有两尺高了,结着白色的、紫色的、粉色的花骨朵。

沿着林间小道,拐上几个弯,这里已经全无人语,鸟鸣声啾啾做响,虫鸣此起彼伏,蛙鸣阵阵。

当人走过时,这些声音全都寂静了下去,扑通扑通的声音是蛤蟆跳进水沟里的声音,稍走远一些,它们又迫不及待地鸣叫了起来,尽显山林中夏日的热闹。

这些杂木林中偶尔会长出一颗低矮的冠状树木,并不粗大,枝叶向四周散开,在枝叶间,是一个个比米粒大上一圈的小红豆,这种小果实很坚硬,根本就不能吃,俗称药鸡豆子,传说中是有毒的,不过一片片如同红云一样的豆粒悬挂着,格外的漂亮。

走到头,眼前一亮,一片银带展现在眼前,还有轻轻的凉风扑面而来,足有百多米宽的大河涛涛地流动着,水流声哗哗入耳。孙易现在没有时间欣赏这里的美景,沿河而下,从这里再向下流走上几百米,几处水流平缓处,小鱼跳跃着,这河岸边的河水平静处,就是所谓的鱼窝了。

随手把几个筛网制成的须笼下到了河水里,回来的时候捞上来,就能打出几斤小鱼了。

在河水浅处,孙易脱了裤子,穿着胶鞋下了水,哪怕是夏日里,山区里的河水仍然冰凉刺骨,孙易嘶哈着冷气,趟着齐腰深的河水向对岸走,手上还拎着一根两指粗,两米多长的木棍,不停地探着河底。

河水清澈见底,但仍不能保证安全,由于河水折射的原因,一个不小心,踩到锅底坑,一下子就会沉到河底下,稍不注意,就是一场淹死人的惨剧,就算自己会游泳,一点白也要挂在这里了。

趟过大河,就是一片片粗壮的柳林或是杨林,此处的杨柳树与人们常识中的杨柳树不一样,足足两人合抱粗的大树笔直地刺向天空,树干光滑,也不是常见的绿色或是白绿色的树皮,而是你铁块一样透着苍桑感,笔直的树干十米之内,几乎没有横生枝杈,密布的大树,让它们必须要全力生长,争夺有限的阳光。

林间阴凉,一片片的小叶樟或是大叶樟见缝插针在生长着,这种草是最好的牛马食料,最高的处足有一米五,绿意盎然,青草的芬芳足以让人忘记任何烦恼。

孙易不时的摘一些红通通的灯笼果,或是采上一把野葱或是野韭菜塞进嘴里,灯笼果汁液饱满,酸得口水横流,野葱纤维粗,味道辛辣,野韭菜粘糯肥厚,住在山里的孩子,从来都不缺少各种零食,小时候漫山遍野地跑,凡是能入嘴的吃食,每样都没有放过。

孙易在老林里转了足足一天,心里也有谱,他看中的几处地方,还没有别人来过的痕迹,能让自己过一个肥夏了,一直到下午四点多,才准备返回,林子里的夜晚很可怕,如无必要,还是不要夜宿山林。

再一次趟过大河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太阳已经到了山尖处,再有两个小时左右就黑天了,孙易长时间没有进入山林,掐算时间都有些不太准了,回来得有些早些。

身后的背筐里已经放了半筐各种野菜和野果子,一些勉强成熟的都柿卖不成,还有些酸涩,拌上白糖也是难得的美味了。

刚刚进村,远远地就看到了两个男人向他迎了过来,“是孙易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阁【biq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药王传人在都市》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恋上尘世美
读者:我想看的是一个充满波澜壮阔的年代文,而不是一味的四合院里琐碎闲杂。作者:点击右下角,进入阅读模式,请慢慢品鉴,不好看的地方不花点。读者:你休想骗我,太多千篇一律,审“美”疲劳了。其他读者:先看再说,如果难以下咽,咱们就一块“劝劝”作者,惯着他了!作者歪嘴一笑:本书读者分为了两种,一种觉得书写的很好看,另一种感觉前面的人在撒谎,明明是非常好看,逻辑合理,更新超稳,从不水文,够肥可宰……极小部分
都市 连载 543万字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叁叁伍伍
关于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县政府公务员杨鸣讲了真话,被贬至乡镇政府,处处被歧视,处处被打压。无意救了美女,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都市 连载 709万字
李老三的小日子

李老三的小日子

李家老三
关于李老三的小日子:时间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社会。故事线:大学前都是生活琐事和家长家短,平淡搞笑为主。大学开始换风格,和一帮兄弟征战沙场,没有系统,后期脑洞比较大。
都市 连载 114万字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水下野鱼
时代周刊曾经对一人有过这样的评价:杨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出来的各种商品改变了数以亿计人们家居生活、工作、出行方式。同时,这些发明创造也带动了成百上千万的工作岗位,为地区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万万没想到,事业有成的杨文东,意外穿越回到了50年代。重活一次,他要再来一次白手起家,走上这个时代最巅峰,开创一个属于华人的百年世纪豪门。……已有精品完本老书【重生之实业巨头】,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都市 连载 143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米饭的米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都市 连载 761万字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