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xiaoshuo.com

此时在无名河湾上,明军正忙着抢修工事。

工事其实是条壕沟,长约两百米,宽度四米左右,深度则不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越深越好,因为壕沟越深防御功能越强。

挖出的泥土垒起来,在壕沟的内侧砌成一道护墙。

因为单凭四米宽的壕沟很难挡住蒙古骑兵的战马。

但是再加上一道五尺甚至八尺高的护墙那就足够。

因为再神骏的蒙古马也不可能在越过四米宽的壕沟之后再直接跨过五尺高的护墙。

至于河湾的另外三个方向,都是宽度超过三十米的水面,河水一米多不到两米深,人马可以涉水过河,但是想从河面发起骑兵冲锋就不可能。

就是说整个河湾呈u字形,三面环绕河水,只有西边与陆地相连,所以只要在西边挖出一道壕沟并将泥土砌成护墙,就能对守在河湾内的明军形成有效保护,至少凭蒙古骑兵是不可能从正面强攻进入河湾的。

哪怕河湾内的明军是群乌合之众也不可能。

更何况,这一千多明军已不再是乌合之众。

连着打了几个胜仗,无名山谷一仗更是从正面击败了拱兔部的骑兵,这一千多明军的心气跟之前已经截然不同。

但凡军队就是这样。

打的胜仗越多,活下来的老兵就多,整支军队的战斗经验就越丰富,战斗力就越强,在战场上就越容易打胜仗,这是良性循环。

建奴的战斗力就是靠着一次次的胜仗堆积起来的。

还有崇祯十二年后的大顺军也是这样强大起来的。

反过来,打的败仗越多,活下来的老兵也就越少,整支军队的战斗经验就越发匮乏,战斗力就越弱,在战场上就越容易吃败仗,这就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大明的九镇边军就是这样越打越弱的,直至被流贼打得灰飞烟灭。

崇祯手下这千余骑兵,虽然离精锐还相差很远,但至少已经不再是一群乌合之众,面对装备不是那么好,纪律性不是那么强的拱兔部骑兵,特定地形下已经可以掰一掰手腕,而且赢面还颇为不低。

想到这,崇祯心下也有了一点底。

拱兔部只是察哈尔蒙古一个小部落,控弦之士最多也就五千,能够在短时间内召集起来的更只有两千左右。

以一千对两千,兵力上虽处于劣势,

但是凭借有利地形以及预设的工事,还是有机会逆袭获胜的。

只要打残了拱兔部落的这一波骑兵,他们也就可以从容撤离。

正思忖间,金铉又带着十余骑夜不收飞奔回来,高声示警道:“圣上,蒙古骑兵已经进入到五里内了!”

“知道了。”

崇祯摆了摆手又说道,“再探。”

“是!”

金铉在马背上拱手一揖,又带着十余骑夜不收折返回了南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