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关被李自成率军攻破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师,引发震动。

与这消息一起到达京师的,还有李自成给大明朝下的战书。

战书中,扬言义军百万大军,不日将抵达京师,三月十日决战于城下。

乾清宫中,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看着下方的几位大臣,面色显得阴沉。

一众大臣缄默不言,殿内的气氛显得沉寂而又冰冷,皇帝身上散发出来的寒意,让他们脊背发凉。

他们都清楚,如今大明局势已经到了哪一步,宁武关一破,李自成下一步将进入宣府,等拿下宣府,便可对京师长驱直入。

而据他们得到的消息,宣府各级将领,都有投降闯军的意思。

也就是说,李自成在宣府不会遇到多么大的抵抗。

“说话!”崇祯皇帝突然出声,目光更为阴冷,“李自成都下战书了,你们就没有想过如何应对吗?”

众臣的头垂的更低,还是不发一言。

崇祯皇帝紧紧攥着拳头,眼中怒火明显,很想下令将这几个“木头”都拉下去砍了。

最终,崇祯皇帝迫于无人可用,还是强行压下了怒火,目光看向内阁首辅,“魏藻德,你来说说,当下该如何抵挡流寇进犯京师?”

被点名的魏藻德,也不能再装死下去了,抬头拱手,“陛下,贼军势大,已有不可挡之势,当务之急,应尽快在京师招募士卒,死守京师,以待援军!”

崇祯皇帝面无表情,淡淡说道:“钱从何来?粮从何来?”

魏藻德拱手,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大明历代帝王都设立内帑,所积之财,可用于急事!”

崇祯皇帝一听,面色刷一下就黑了下来,“魏藻德,朕所穿龙服鞋袜,尽皆皇后补丁,朕之内帑,如扫帚而过,银灰铜锈尚且不存,何来积财?”

魏藻德额头冒冷汗,左右思量,又思一策,“陛下,不如让百官捐助,待退了贼兵再返还!”

“百官能愿意吗?”崇祯皇帝面色稍缓。

他最愁的就是钱粮,有了钱粮,京师的兵马可奋力守城,他也可以在京师及周边地区招募几十万大军来。

问题是,国库没钱了,他内帑也已经空的可以跑马车了。

现在魏藻德提出百官捐助,他觉得是条路子,只要百官齐心,此次难关可过。

“陛下,家国危难之际,哪由得百官愿不愿意,京师若是不保,他们留下家财亦使流寇眼馋,为之奈何?”魏藻德义正言辞。

崇祯皇帝点头,“既如此,那此事就由魏爱卿与百官商榷!”

“臣遵旨!”魏藻德拱手答应。

崇祯皇帝想了想,继续说道:“流寇进军迅猛,当想办法阻其脚步,给我们争取时间筹齐钱粮,招募士兵,诸位可有良策?”

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将驻守辽东的神机营调回,定可杀败流寇!”

崇祯皇帝一听,犹豫片刻,微微摇头,“不可,建虏组建百国联盟,兵力达到百万,若是将神机营调回,就等于将山海关拱手送给建虏,一旦建虏趁机南下,中原恐再丧于异族之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阁【biq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乱世崛起》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断刃天涯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历史 连载 236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