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何谓王朝?

秦淮河畔,清晨雾漫漫。

一阵风吹起,卷起岸边的柳叶,枝条在天空中摇曳,轻盈而又灵动。

秦淮河畔的一间茶楼上,身着便装的朱棣和老僧打扮的道衍正在吃早点。

朱棣夹了一只晶莹剔透的小笼包,一口咬下,有些鲜咸的汁水迸溅在口腔中。

“朕好久没吃过这么舒心的早饭了。”

道衍笑道:“陛下初步解决了解除诸藩护卫和供养宗室的问题,又定下了海洋贸易的基调,自然是可以大大地松一口气的。”

“大师当日不是说,不与朕一起来听姜星火讲课吗?”

朱棣的话语倒有了几分调侃的意味,显然今天他的心情是极好的。

道衍也不以为意,转动着念珠说道:“老衲本觉得此人不受控制,又会对立储之争造成影响,所以才劝陛下杀之。经历了棋盘摆米、削藩制度这些事,也确实是对此人起了几分好奇之心。”

“但归根到底,却是昨晚夜观天象,若有所悟,所以决定今日随陛下一同前去诏狱。”

朱棣喝了口粥,复又问道:“那大师觉得姜星火的才智学识,与你相比如何?”

“自刘伯温死后,天下无人能与老衲相比。”道衍淡然答道。

道衍的回答,理所当然而又充满自信。

事实上,虽然道衍曾经怀疑过姜星火有可能是谪仙临世。

但道衍也只是这么一说,并不代表他真的相信。

若不是夜观天象若有所悟,道衍才不会决定亲自来听听姜星火讲课。

而这次他亲自来听,如果这次姜星火讲的东西并没有那么惊人,那道衍便可以断定,所谓谪仙之说,这只是他思虑过度了。

朱棣一时哑然,拿着筷子指了指对面的老和尚。

“大师你呀,还是老样子.当年朕还是燕王,尚未就藩时,大师便毛遂自荐,言自己智谋天下无双,朕当日不信,如今二十年风霜雨雪过来,才发现大师所言不虚。”

道衍微微一笑,显然是对自己智谋极为自信的。

道衍缓缓地说道:“姜星火所提的两个问题,老衲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而且,老衲对姜星火讲的的这套东西,有某种暂且不可说的怀疑。”

“大师怀疑?”

道衍摇了摇头,朱棣也没有追问。

事实上,道衍怀疑姜星火所讲的名为《国运论》,但却有可能是另一门传说中的学问。

——屠龙术!

但这种疑惑就如同谪仙之说一样,并不能得到证实,所以道衍并未对朱棣说出来。

朱棣点了头起身,在茶楼隔间中踱步的速度越来越快,眉头也越皱越紧。

之前,朱棣的心思都放在了和平削藩、更化制度、海洋贸易等事情上面,并没有太过认真地思考姜星火提出的问题,而是等着道衍想好再抄参考答案。

而如今他自己细细想来,却发现了一些端倪。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阁【biq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国师》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
护心

护心

九鹭非香
周也、侯明昊主演《护心》影视原著,《苍兰诀》之后,晋江人气大神九鹭非香又一暖萌救赎仙侠力作!暴躁仗义吃货侠女VS又强又惨痴情妖龙,末路穷途,他心我命,拼残骨,温冷魂。她想保护他,像个英雄!被心爱之人抽筋剥骨封印于四方的千年妖龙天曜,逃出封印,附上一夭折男童之身,伺机取回龙骨。心中怀有他护心麟的雁回的出现,让天曜看见了希望,决心利用她,寻残骨。他被她数次拼死相救的义气所感动,她也在不断被牵扯出的事件
历史 全本 59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