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内。

朱慡与王月悯二人分别坐在两边,离得远远的。

即便是在一个车厢内,两人也好像是在两个世界一般。

王月悯是她的汉名,真名是敏敏帖木儿(观音奴),元末名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的妹妹。现在虽然是以俘虏的身份留在京城,可朝廷方面事实上对她是以上宾对待。

这次朱慡来扬州,她女扮男装随行,也是朱元璋的意思。

朱慡虽然不喜欢眼前这个女人,可这是朱元璋的意思,他自然不敢违逆。

他不知道自己父亲的想法,朱慡只求此行,二人就这样相安无事就好。

而对于朱皇上的意思,王月悯却心知肚明。

可也只能装作不知道,可如今自己已经是笼中雀,早已没了自由。

也没了选择。

她的意思在上面那些人眼中,根本就不重要。

在他们眼中,她只是王保保的妹妹,仅此而已。

将烦心的事情抛在一边,王月悯又是想起了方才双脚踩在那黑漆漆沥青路上的感觉。

那种触感,与她以往踩过的路都截然不同。

青石板路也很平整坚固,但是踩在上面硬邦邦的,走久了就会很累。

砂石路呢,虽然软,即便铺得再平整,可终究是由砂石组建而成,古时候的鞋子又不像现代,能够对脚起到全方位的保护。穿着布鞋走在砂石路,难免会硌脚。

而这沥青路,则是完美继承了这两种路的优点,同时又摒弃掉了缺点。

不像青石板路那样硬邦邦,也不像砂石路那样硌脚,总之走起路来非常舒服,很省力,连带着脚步也变得轻快了很多。

王月悯靠着窗户边,推开帘子,看着外头黑漆漆的路面。

闻着沥青那特有的气味。

思绪翻飞。

她想的很多。

比如将全国道路全部修成这样的沥青路,那么运输成本、效率,都会大大提升。

比如用在军事上,兵贵神速,如果修建这样道路,后勤保障将会彻底高枕无忧。

如果当时大元有这样的道路,或许就不会灭亡。

想的越多,她对于发明修建出沥青路的那个男人就越佩服。

原本还感到有些难闻的沥青气味,此刻也变得沁人心脾,让人心情愉悦。

王月悯嘴角微微扬起,她好奇,这个杨宪究竟是個怎样的男人。

身为王保保的妹妹,有这样的兄长在,她打小看男人的眼光就特别高,几乎没有让她佩服的男人,杨宪是其中一个。

王月悯闭上双眼,仔细感受着马车行驶在沥青路上的感觉。

没有丝毫颠簸,四平八稳。

闭上眼睛后,一时间甚至忘了自己还身在马车上。

如果换了以前的路。

砂石路不用多说,那颠簸起来,老受罪了。

可就算是再平整的青石路面,青石板与青石板之间衔接处总是会有隙缝存在,隙缝小点还好说,要是隙缝一大,与砂石路相比也没好到哪里去。就算隙缝再小,马车车辘驶过时,也还是会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

如今马车车辘与沥青路面贴合得严丝合缝,这才会让马车行驶得如此平稳。

负责驾马车的侍卫,也连连称奇。

能够给皇子驾车,其驾车技术自然无需质疑,可如今马车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他的实力根本发挥不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末日杂货铺[经营]》《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火趣阁】《回到我妈制霸内娱那几年》《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虎牙小说】《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笔趣阁【biq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枭雄1990

枭雄1990

落笔生
【放眼世间皆棋子,莫问谁是落子人。】前世陆野轻信身边人,落得惨死狱中下场。回到1990年,面对时代的浪潮,他起于微末,一路披荆,却不似少年郎意气风发。醒掌天下事,睡卧美人床。看陆野如何成为一代枭雄,执棋对弈成为那落子之人。
历史 连载 478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5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