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去做的。
按毕懋康他们所保证的,澳门的洋人可以到六局供职,从大明这里获得庇护和较高的薪俸。
而他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将现如今大明六局仍不足西方的技术加以改进,指导六局的匠户们进行技术革新。
对葡萄牙人来说,他们并没有此时中国传统的忠君一人思想,给谁干活不是干。
从洋人口中,很早以前,西方就不再用人力了,就算是他们那比较落后的小地方,都已经普及了钻床工艺。
现在六局赶制火枪进度跟不上军队扩充步伐,原因之一就是人力太慢,而且很吃手艺。
这些葡萄牙人从六局官员口中得知大明此时有些问题,可能不会很容易获得钻床所需的全部材料,但他们很快提了一个适用的点子。
首先,卜加劳铸炮厂的先进钻床可以直接向京师这边调运,但路途毕竟艰远,等过来时起码也要是几个月乃至半年以后,远水救不了近火。
其次,他们又提出大明可以套用西方如今正在普遍使用的一种水力轧辊机。
这种机器以水流发力,可以同时压数块熟铁板,洋人们称可以指导六局的工匠,先行试验制个样品出来。
葡萄牙人也把形势看得很明白,卜加劳铸炮厂如今虽然还是他们在运营,但就和圣宝禄学院一样,整个都是大明的军队在控制。
就算你不去主动提,崇祯得到六局上疏之后,也会想到将那里的先进器械运往京师。
如果可行,就可以用这种机器暂时代替人力,出产火枪的速度起码也会是几倍的差距,所幸的是,京畿一带似乎并不缺少河流。
很快,这个方法被六局的官员们采纳。
按照葡萄牙人的要求,他们需要六局最出色的工匠当助手,而且汤若望和南怀仁等精通汉语的传教士,也需要他们全程负责翻译。
这些根本不是问题,这个机器很有用,据说还能用于制铜钱,以后就算不用于制造火枪,也可能会用得到。
看过如今大明的遂发枪之后,来自卜加劳铸炮厂的葡萄牙技工们有些惊讶,不过这些洋毛子很快还是提出不足。
照他们来看,这个遂发枪还缺少一样东西“刺刀”。
十三世纪中叶,火枪由中国率先发明出来,此后逐渐流传到西方。
奥斯曼土耳其利用火炮彻底击溃了曾经打败蒙古人的马穆鲁克骑兵,叶尔马克只靠八百四十名哥萨克,运用火器轻松灭掉西伯利亚汗国,而欧洲的骑士们更是在长矛加火枪的战术下,慢慢变成了百无一用的废物。
这么多年以来,火枪成为了西方战争的主流,在发源地中国却发展缓慢,大明虽然不是很完善,但起码在尽力追赶。
历史上,发展火器的大明被鞑清取代,彻底中断了这一历史进程,可以说奠定了日后的丧权辱国。
洋人们提出来的刺刀,其雏形最早也是永乐年间就有,西方甚至是几年前才出现了第一把刺刀。
六年前,也就是崇祯皇帝穿越过来的两年前,处于三十年战争期间的欧洲,出现了第一支装配了刺刀的近代线列步兵。
刺刀技术,如今即便是西方也并非很完善,大明就更别提了,永乐年间出现雏形以后一直都没有任何发展。
不过在这方面倒是不急,历史上刺刀火枪兵成为主流,那更是近半个世纪以后的事。
照这看来,大明在近代步兵方面,倒也并没有落后于西方很多。
鞑清就别提了,历史上就是从他们入关开始,中国的火器进程彻底中断,骑射代替火器成为主流。
最可笑的是,晚晴八旗骑兵面对八国联军的线列步兵,仍然傻不拉几的用骑兵集群冲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