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十七章
《[剑三 综]长歌襄水上》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xiaoshuo.com
相知山庄看待公子襄,与梁王府看待朝清徵的眼光委实差不多,山庄内的演武场前,此刻共三十多个习剑弟子,正在谢小心的带领下练习,他们看见庄主归来,纷纷垂剑施礼,并没一个人对同行的梁王公子的出现感到诧异。
“见过庄主。”
朝清徵微微颔首,示意众人免礼,又对谢小心温声道:“半个时辰后,将阿飞带到姑洗斋去。”
自己携着公子襄,径自前往万书楼。
相知山庄内,回廊曲折,水道交错,规模虽然不能与长歌门相比,建筑风格却与之一脉相承,万书楼原本是凤息颜在门中的居处,朝清徵感念师姐照料之情,同样在宋朝建了这样一座藏书楼。
万书楼大门虚掩,门内却空无一人,这里的地砖,墙体,檐角,假山,花坛等地,但凡空间允许,全部伏有厉害的毒药与暗器,相知山庄门下的弟子向来受到告诫,除非庄主召唤,否则绝对不许擅自接近此地。
朝清徵拉着公子襄的手,她瞧上去没做任何多余的动,然而万书楼前埋藏的机关,在她盈盈迈过门槛时,却都睡着似的没有任何反应,任凭主人带客穿过第一重安置历代珍稀字画典藏的“闲坐自听”,第二重用来放置江湖各个势力资料的“余音犹在”,抵达最中央的“不动宫商”。
公子襄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但每每见到这个屋子中的事物,仍会禁不住为之感慨。
——这里藏着他闻名已久,却不曾有幸相见的,处于另一个世界的另一个江湖。
“不动宫商”的墙体,地砖,天花板,通通以巨石建成,内部环境犹如雪洞,就算在流火之月,也时时带着透骨森寒,若是进入此地的人内功修为稍差,出去后恐怕难逃大病一场的遭遇。
石室四周竖着笋般通体无暇的白书柜,书柜前以楷书分别写着万花谷,七秀坊,纯阳观,藏剑山庄,玄甲苍云,天策府,五毒教,明教,藏剑山庄,唐家堡,丐帮,江湖风雨,霸刀山庄,长歌门,总共十四个不同门派的名称。
这些打上标记的柜子里,也按照分类,依次存放了数量不一的武功秘籍,并有小字附录,万花谷的柜子前写了“缺书经,棋经,总纲”,“杂经残”等字样,苍云的柜子里则附着“破阵令残”,“寒铁决残”的注释,除了七秀坊与长歌门两家外,其余门派武功多少写有类似提示。
公子襄曾经问过,距朝清徵所言,这些都是昔日大唐江湖中属于十二门派的心法,唐朝武林风气开放,兼容并包,对于他们来说,彼此的内功心法不难获得,甚至有段时间,各大门派还将彼此的弟子送到其他门派交换,学习所谓的“第二内功”。
长歌门与万花谷,七秀坊交好,纯阳和少林则是江湖中道,释两家魁首,天策府半属官方,藏剑山庄位置较近,以上六家的武学在昔日万书楼中都有记载,朝清徵常年呆在师姐那里看书,默默记住了不少内容。至于丐帮,霸刀山庄,唐家堡三家因为与长歌门偶有龃龉,而苍云行踪缥缈,明教远在塞外,五毒位处苗疆,所以对以上六家的武学秘籍,长歌门中记录的便要少上许多,被朝清徵记在脑中的更是寥寥无几。
“我刚来宋朝时,曾以为大唐武学尽数湮灭于战乱之中,想过去挑选合适之人,分别传授各大门派的武功,也好为各派延续一线道统。”
朝清徵柔声道。
公子襄站在边上,目光自不同的书柜上缓缓滑过,两人朝清徵相识已经三载,他关怀她,心悦她,同样比这个世界中的任何人都要了解她,当然明白,面前这造型简单的几个柜子中,付诸了朝清徵多少心血,她绞尽脑汁,将所有能记住的武功秘籍写出,既是思念故土,同时也仍在为各门派的传承做打算。
“……大宋时刻处于危急当中,眼下还有许多比这些更重要的事等我去做,挑选传人之事,就暂且随缘罢。”
朝清徵道,随即微微一笑,“我的武功算不得江湖绝顶,幸好是说与公子,若让旁人听见,岂不笑话我不自量力?”
公子襄莞尔:“连姑娘都被人笑话,那襄就更加无地自容了。”
顿了下,又道,“阿飞的资质就很好。”
朝清徵赞同:“何止很好,他根骨佳绝,我既想教导他,却又战战兢兢,唯恐教坏了他。”
向公子襄笑道,“等阿飞再长大些,咱们就问问他,是愿意跟着公子习武,还是愿意跟着我。”
她目光流转,又轻声补了一句:“不过就算阿飞选择拜公子为师,我也一样指导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泽时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