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xiaoshuo.com
“卿等历经地方,也是时候回京任职了。”
朱标让人给四人赐茶:“按你们进士及第之后,就该留在翰林院养才储望,只是奈何朝廷官吏紧缺,不得不放你们下地方州府。”
自古以来朝廷培养官员都是有一套流程的,一甲二甲出身的先在翰林院养才储望,明面上是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但实际上是观摩朝廷运转,学习丞相尚书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用几年的时间高层建瓴,让他们看个明白,然后就是下方地方州府县,培养实际治理民生的能力,看能否学以致用,将学到的都用出来。
在这一步骤就可筛除大部分人,运气好些的还能回京当个御史翰林,运气不好些的就只能在府县任闲职终老。
而脱颖而出的,则是会被下放到条件更不好的地方任主官,检验心性与能力,若依旧能将这等府县治理的井井有条,朝廷就会加以恩赏。
将洒往富庶的州府任同知,继续学习地方政务,等过七八年后直接调回京中任侍郎等职务,再过七八年下放大州府,担当要职。
然后再动就是要看子的心意了,可为中枢一部的主官或为地方封疆大吏,这就是正常的流程,当然,仕途坎坷曲折,一步登或是满门抄斩,也是很寻常的事情。
现在除了吴伯宗外,另外三人已经在边疆贫困府县任过父母官了,政绩卓着,虽不能彻底改变当地的问题,但也想出来了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当地百姓生活好了许多。
因此朱标打算将他们提回中枢补补课,而且随着阎东来陈佑宗分别去了四川辽东,他在中枢得用的心腹还真是空出来了,必须要填补一下。
“臣等唯君命是从。”
朱标拿出一份早已盖好了印玺的公函道:“郭翀调任为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张帆调任为户部司务厅总司,李进调任为通政使司左参议。”
“诺!”
对着吴伯宗道:“钦监最高也不过五品的监正,你还年轻,若有意,本宫可调任你去通政使司或鸿胪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斗破之我为雷帝》《华娱调教师》《历史直播,开幕暴击》【泡书吧】【白鹤看书】《从行星总督开始》《少女的野犬》《乃木坂的奇妙日常》《龙凤猪旅行团》《希腊:宙斯让我做天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