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6章 有粮不慌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地址:biquxiaoshuo.com
孙膑的军书送到,魏国的情形汉王大致了解;俄尔,卫鞅的军书也送到,楚国的情形也清楚地汇报给了汉王。
其实在当初楚、齐、魏三国争相求和的过程中,汉王并没有消停,他在三国中间种下了两颗蒺藜,就看哪一颗率先爆发了。
其一是向魏国种下蒺藜。
派魏申回到大梁,又要求魏嗣西进长安。这样一来,魏嗣、魏申以及魏国的一帮王子们,必然蠢蠢欲动,总有一股力量会搅动魏国政局的变数。
其二是向楚国种下蒺藜。
在与楚国谈判中,提出“杀赵雍,方可盟”的苛刻条件。以赵雍的才能与聪颖,必然不甘束手就擒,势必会搞出一些动静来。
这样,楚国方面就会走错棋,而汉国方面则会抓住时机,迅速出击。
其实,在汉王最初的判断里,楚国方面应该会最先爆雷。
尤其是锦衣卫将“杀赵雍,方可盟”的消息提前泄露给宛城方面之后,汉王判断赵雍会有所动作。
所以,在汉王最初的军事部署中,全部是围绕着楚国来进行的,甚至三川郡的三位猛将大九、带佗、斗孟雄全部南压到了楚国方城边界之上,而不是面向东方的大梁。
至于魏申,汉王料到他离国多年,一时半会儿还翻不起大浪,可能需要时间酝酿。
但战国的形势就是翻云覆雨,谁都没有料到的是,小小的魏申返回大梁,搅浑了魏国一池黑水,魏国的崩塌,竟然提前发生了。
而卫鞅早早地埋伏在武关一线,宛城的赵雍却静水深流,不动声色。
“报!大司农许犯求见!”
汉王高兴地一挥衣袖:“快快快!速宣!”
局势变化之快,令汉王心潮澎湃,但他更需要大司农许犯巡视举国农业情况归来,他要掌握第一手的粮食收成情况。
许犯风尘仆仆归来,将各地的粮食生产实际情况向汉王进行了一番总体汇报。
总体上讲,刚刚过去的这个秋季,汉国粮食大丰收。
成都平原和越国占城稻不断改良,基本做到了一年两熟和三熟,多熟悉田的亩产达到了三石半至五石左右,这已经是战国特别高的水准了。
特别是越国土地改良的不断进步,可耕之田不断扩大,江南“新粮仓”的时代提前来到。
高产的玉米作物在关中平原、河南地、督亢之地、以及晋国故地的一连串盆地群中都站稳了脚跟,申不害还在辽东、辽西、朝鲜诸地推广玉米种植,使这一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受益于“南繁”育种模式的加快,各地种植面积全面扩围,亩产玉米可达四、五石左右,玉米的高产量属性充分发挥,甚至超过了南方某些两熟地的总产量,举国粮食大丰收已成定局。
特别令人震惊的是,毫不起眼的土豆、红薯爆发出惊人的产能,亩产达到令人咋舌的十至十五石左右,堪称粮食大杀器。
而且土豆、红薯这两兄弟对土壤要求不高,耐旱、抗病、易活、高产,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生长。
过去许多不能种植农作物的贫瘠土地,也能获得较好的收成?。
汉国民众们更利用房前屋后的边边角角,在无需占用原有的耕地资源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能养活更多人的主食,举国上下皆称颂汉王天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泰坦尼克号开始》《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炼道升仙》《沼泽领主:我有情报系统》《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仗剑独行斩鬼神》《重生1960:从深山打猎开始逆袭!》《郎欺》【大白书】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xiaoshuo.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