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拧妹妹的嘴,于是两人追逐起来,小妹看到大姐,忙跑过去撒娇道:“姊姊,看大哥又欺负我。”
“别闹了,没看有客人么”大姐歉意的朝陈忱一笑道:“世兄见笑了。”
“没有,没有,令弟妹才思敏捷,那个天真烂漫。”
陈忱有些结巴道:“小生十分羡慕。”
他发窘的样子,惹得那小妹吃吃直笑。
大姐瞪她一眼,让两个弟弟引客人去客堂就坐,自己则领着妹妹往书房去请陈世伯。
后院的书房中,中堂挂着一张八仙张果老的画像,书架上,书桌上,都堆满了书,两个年龄都是三十多岁的男子,各占据书桌一头,都在奋笔疾书。
那个稍长一些的,就是此间的主人,苏洵苏老泉,年轻时乃一个聪敏强记却个性强烈,不服管教之辈,他痛恨这个时代的应试教育,喜好四处旅游。
但后来,大约得了长子之后,看到自己的哥哥,自己的内兄,还有两个姐丈,都已经科考成功,行将为官做吏,自己却碌碌无为,依然要靠家里养活此等情事,即便平庸之才,都会受到刺激,对一个天赋智力超人之辈,自然更是难以忍受。
他追悔韶光虚掷,痛自鞭策,开始发奋苦读。谢其素所往来之无赖儿,而从士君子学,闭户读书为文辞,已有八载矣。
但付出不一定就有收获。八年里,苏老泉已经落榜两次了。这让他变得愈发沉默寡言、性格古怪,加之他思想独立,常有惊人之语,自然与那些讲究中庸的书生合不来。
坐在他对面的,是他为数不多的几个好友之一,姓陈名希亮自公弼,青神县人,身材清瘦,面目颜冷,两眼澄澈如水,一看就是个正直坚定之人。
陈希亮不像苏洵一样年少荒嬉,他是个严以律己之人,自幼刻苦用功,但命运弄,科举之路十分的不顺遂。
他苦读到二十四岁年纪,觉着已经有把握了才去应试,果然顺利取解赴京,谁知转年春闱前夕,一封父丧讣告就把他叫了回来,只能等下一届。
本朝并非定期举行科举考试,而是根据朝廷对官员的需要,有时候每年都有,有时候一停数年。当今官家继位以来,天下官员人满为患,故而最近几次科举,都是间隔四年。
所以四年之后,已经二十九岁的陈希亮,又一次取解赴京,谁知从那届开始,考官不再重经史策论,而以属对声律为要,结果不善此道的陈希亮,落榜了。
在回蜀的路上,他遇到了同样不善此道而落榜的苏洵,两个沉默寡言的人,恰巧住在一个舱里,能整天整天的不说一句话。但当他们下船前,却成了相交莫逆的好友。之后几年里,时常书信往来,一起钻研这属对声律之道。
所以苏洵叮嘱女儿,在带着两个弟弟玩的时候,也要加上对仗格律方面的联系,可谓痛定思痛。
苦读三年之后,陈希亮三十二岁,苏老泉三十七岁,都到了输不起的年纪。所以一开春,苏老泉就强拉硬拽着陈希亮,到各地去参加文会诗会,在切磋中提高诗词水平。
陈希亮本来不放心三个孩儿,但想到一旦取解,一去就得一年多,三个孩子还是要由大哥照看,所以与哥嫂说了许多好话,又反复叮嘱儿子听话。这才跟苏洵踏上了四处游学的行程。
如今两个月的短暂游学结束,还有三天,就要到府衙报名了,陈希亮打算等到报名之后马上回家,这几天权且住在苏家,与苏洵做几篇应试的程文宋朝的解举不像后世一考终身,而是只有一次效用,如果没考中进士,下次还得再参加取解试。虽然对两人来说,应该不在话下,但这几年四川的文气越来越盛,两人哪敢掉以轻心。
正在提笔文,外面响起笃笃敲门声,苏洵眉头一皱,搁下笔沉声道:“谁”
“爹爹,是我。”
“八娘不是不叫打扰么。”
苏洵一听是懂事的大女儿,语气放缓了不少:“什么事”
“陈世叔的公子来了,说是有急事找世叔。”
“我儿子,”陈希亮心中咯噔一声,搁下笔道:“老泉兄,我出去看看。”
“快去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大明:嘉靖修仙啦》《那年花开1981》《寐姝色》《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耐看小说网】《天命之上》《疫病之上》【新铅笔小说】《青仙问道》《陛下重生后对我穷追不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