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还有奏书来问”

焦芳回答道:“眼下有个大麻烦,蒙古人已经穷途末路,这才提出要求议和,楚王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不敢轻易答应,这才向太后请示。”

张太后颌首点头,道:“他呀,就是太谨慎了,从前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先帝在的时候,他的胆子大得很。不过兹事体大,他来请示一下也是理所应当,蒙古人决心放回皇上,这是好事,既然如此,那么自然是尽快议和才要紧。”

焦芳来之前就已经打好了腹稿,正色道:“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却有些难处,蒙古人现在山穷水尽,自然是希望我大明网开一面,他们挟持着皇上,肯定是要求我大明先令他们出关,可问题是,假若他们出了关,这皇上还捏在他们的手里,他们还会肯放人吗”

焦芳把重点放在这个问题上,事实上他的选择是对的,既然是交易,而两国之间的事,也没有什么信用可讲,这交易该怎么做换做是大明,自然是会提出先交出皇上,再放他们出关。可问题是,蒙古人会相信大明吗

而蒙古人提出来的条件肯定是先出关,再放人,在大明眼里,蒙古人又可信吗

张太后何等精明,顿时也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叹道:“这么说此事还要慎重考量才是”

焦芳点头道:“不错,稍有疏忽,不但皇上回不来,还可能令我数十万明军的心血全部枉费,因此楚王才不敢做主。”

张太后道:“还有别的办法吗我大明绝不会做出尔反尔的事,能不能说动蒙古人,让他们先放回皇帝”

焦芳苦笑,道:“在大明眼里,蒙古人是出尔反尔的狡诈之徒,可是在蒙古人眼里,我大明也是狡诈无比,他们一直称我们是狡诈的汉人,单凭一些花言巧语,是不可能说动他们,毕竟这关乎到了他们数十万人的性命。”

张太后虽然救子心切,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交易的重要前提是相互之前能够互信,可是现在谁也不相信对方,还奢谈什么互信张太后道:“焦芳,你是阁臣,你有什么办法哀家只要求皇帝平平安安,至于其他,都可以商量。”

焦芳正色道:“其实楚王殿下已经有办法了,他之所以前来询问朝廷的意思,其实就是不希望议和,娘娘,现在几十万蒙军困在关内,已经成了案板上的鱼肉,这个时候,他们数十万人的生死都已经掌握在了我大明的手里,其实皇上虽然落在他们手里,却是最安全的,绝不会有性命之忧。”

蒙古人要是敢动大明皇帝一根毫毛,他们几十万人也就不要想回去了。所以焦芳继续道:“所以楚王殿下才敢对蒙古人的议和无动于衷,因为楚王根本不怕皇上有任何的危险,蒙古人只要有一日在关内,陛下就是绝对安全。而眼下,想要蒙古人对我大明言听计从,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仗继续打下去,直到把蒙古人打疼了,打怕了,到时候不但皇上可以平安归来,折磨我大明百年之久的心腹大患也可趁机解决。大明朝已经经历了两次土木堡之变,不能再有第三次了,微臣斗胆,请娘娘以国事为重,下懿旨责令楚王摒弃议和,与蒙军决一死战”

第九百五十五章:柳式议和

张太后犹豫了。

其实她当然知道焦芳说得很有道理,可是她同样知道,若是继续打下去,就一日看不到自己的儿子,她踟躇再三,随即站起来,道:“既然如此,那么就让内阁代拟懿,胡汉不两立,胡人屡犯汉疆,今岁更是猖獗,命楚王暂不与他们议和,既然已经开战,那就打个痛快吧。哀家再说一遍,外事已经委托楚王,由楚王全权处置,将来再有这样的事,不必再上奏,让他自己拿主意。此外,一定要尽力保住陛下的安全。”

焦芳心里松了口气,从某种意义来说,张太后和他焦芳不一样,焦芳一切都是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可是张太后虽然也有舔犊之情,却久受先帝熏陶,却也不失圣明。

不过张太后在这件事上让步,却也是为了朱厚照好,这一次大错,本身就是朱厚照铸就的,若不是朱厚照重用刘瑾,边关岂会军纪败坏,又怎么会给蒙古人可乘之机,此后又是一错再错,私自离京,张太后就是没有出宫,想必也能听到宫外头臣民们的言论了。

堂堂天子,宠幸阉人,使得朝纲败坏,外族入侵,更是被异族挟持,这皇上的人心只怕散的差不多了。

也幸好还有楚王在维持大局,可是就算能维持大局就怎么样,赶跑掉了胡人,能拉回人心吗

张太后不但需要自己的儿子平安,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重新得到人心。

她很是疲倦的挥挥手,道:“你下去吧。”

焦芳连忙道了一句娘娘圣明,连忙出了宫。

懿旨很快便发向蓟县。

柳乘风接到懿旨之后,也就没有这么多废话了,眼前的蒙古大军马儿都已经走不动路,甩不开蹄子,没了马料就没有战马,没有战马所谓的铁骑就成了病猫。

既然到了这个份上,那么就动手吧。

号令一下,在方圆百里之内无数军马开始调动,各营按照指令开始动,紧接着,战斗从一处叫白河沟的地方率先打响,一队明军骑兵很快就在这里打开了一个口子,狠狠的将对面的蒙军大营冲了个七零八落。

可怜的蒙军们此时居然是想仗着营寨和城镇的工事来进行抵抗,最擅长进攻的蒙古铁骑居然改行成了龟缩在城内的明军,攻守之势异也

蒙古人对于守城显然就是蒙学少年郎的水平,明军对付他们倒是简单,某处蒙军龟缩不出,立即派快骑去附近的炮营征调十几门火炮,随即开始炮击,往往这个时候,蒙古人就乱了,骑在马上,弓箭在手,他们可以傲视天下,可是躲在城后头,弓箭又远远不如火铳、火炮犀利,被动挨打的情况之下,他们显然就是一盘菜。

几个时辰之后,整个蓟县境内已经爆发了数十场战斗,在这狭小的平原地区内,无数的大军在各处进行攻防,到处都是喊杀,到处都是攻城拔寨的喊杀的军马,龟缩在大营和城墙后的武士,还有紧急驰援的一列列军队。

明军的进展很顺利,原先犬牙交错的阵地如今已被明军如尖刀一般刺入了蒙军的腹地,甚至有一部蒙军已被切割,接下来就只剩下围歼的问题了。

不过爆发出来的问题仍然不少,那些战力低下的各地勤王官军们嗷嗷叫的举着长枪、长矛朝蒙军冲锋,结果虽然蒙古人已经精疲力竭,战马亦是迟钝无比,可是一起爆发出一阵喊杀,这些家伙居然就丢盔弃甲,择路而逃,以至于败兵把赶赴来督阵的骁骑营军马都冲了个七零八落,自相践踏,死伤者竟是超过了百人。

战报还没有传来,骁骑营提督已经带着人气势汹汹来告状了,咬牙切齿的要讨还公道。

基本上一天下来大多数都是这种狗屁倒灶的事,骁骑营来告状,新军也来告状,三千营、五军营就更不必说,大家都是满肚子的气,据说还有一次战斗,竟是边镇的一支军马因为不忿山东来的勤王官军抢功,蒙古人还没打跑,就已经拔刀相向,打的昏天暗地。

柳乘风震怒,不过震怒也没法子,他的这一支联军素质不一,又互不统属,平时大家就不太看得起对方,结果稍有矛盾,顿时便嗷嗷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阁【biq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朝好丈夫》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黄天秩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历史 连载 238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