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盘够大,划了一块地,郑雄就不管了。工部有经验,还造过琉璃厂,出差错的可能性不大。
玻璃是郑雄规划中比较重要的一环,不光是造显微镜,还可以制培养皿,到时候就可以试着弄青霉素了。
现在的酒精消毒效果很好,是因为外部感染的病灶清理消毒的好,加上药物辅助。病灶控制住加上古人的身体素质硬捱,这一关基本都能挺过去。
多方面的因素造就了酒精神奇,不过总有没挺过去的。每次都有几个,青霉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伤寒这种,也就是现在的流行感冒由病菌引起的疾病,都有可能致命。中医并不具备普适性,即使每个人都研究过伤寒杂病论,医生由于经验的原因,治疗都天差地别,只有抗生素中的青霉素这种普适性的药品才能很好的抑制细菌生长。
不过中医也是郑雄规划的一环,中医不行吗,不见得。癌症都能治愈,你说不行。
不可否认,中医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很多人都是治不了以后找中医接盘。化疗之后的身体都什么鸟样了,重症下猛药,根本折腾不起了。
现在这个时代,都太保守了,学习医术除了几本传世的书籍。其他的都得自己摸索。师傅带徒弟都留一手,治病良方都握在自己手里,不轻易示人。
传承体系的缺失,导致最后很多好东西昙花一现,就此消失无踪。
现在郑雄就是打算把传承延续下去,让传承有序。敝帚自珍没什么好办法,总不可能去抢。
但是可以效仿后世做一个全国性的期刊,打造一个交流平台。用名与利捆绑,名好说,有了规模自然趋之若鹜,利也简单,用钱能解决的都不是问题,只要经验被采纳就给一笔钱。然后摘抄选取各种经验,编辑成册发放出去。
刚开始还得免费发,不然没人买账,有了影响就收费。不说挣钱,最起码要收支平衡才能良性的运转下去。
分发就等第一期制出来,用驿站发给各地惠民药局,体制内问题不大,袛报也是。
老朱去年下旨建的惠民药局,制第一期期刊也要时间,加上消耗在路上的时间。
各地的惠民药局也该能建起来了,应该不会有人头铁,敢不顾老朱的旨意,不修建。
思路理清,把在值的医师全部都叫了进来,给他们下达了任务,每人写一篇论文。把自己行医的经验,解决办法,治疗结果写出来。
本来有些不满,吃饭的家伙怎么能轻易示人呢。可是当郑雄说出得到采纳的可以优先考虑推荐成为医官,还有一笔十贯钱的赏钱之后。都拍着胸脯说道,保证完成任务。快一年的工资了,真的香。
惠民药局的医师其实医术都不咋地,小病可以看看。吃饭的本事可能有那么几手,也只是对哪一方面稍微精通一点,谈不上什么保密。
class=''gad''
郑雄也知道,起步阶段不能要求太多,再叫他们通知后面当值的。给了個时间限制,七天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飘雪中文网】《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买活》《斗破之我为雷帝》《穿越之两世》《美食:美食系神豪》【天悦小说网】《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北宋穿越指南》《陛下重生后对我穷追不舍》
笔趣阁【biq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