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灵山》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xiaoshuo.com

一、隐者初临:青衫客踏访灵山

东汉建安五年的暮春,信州地界的杜鹃开得正盛。青石板路上,一个青衫老者正牵着匹瘦马缓缓而行,马鞍上悬着个半旧的药葫芦,随着马蹄颠簸发出细碎的声响。胡昭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抬眼望见前方云雾缭绕的山峦,心中一动——那便是传闻中“七十二峰列仙阵”的灵山了。山形层叠如波涛,七十二座主峰隐现于云海之间,恰似仙人布下的迷阵,未近便觉灵气扑面。

行至山脚村落时,夕阳已将天边染成血色。村口老槐树下,几个村民正围着个担架发愁,担架上躺着个面色青紫的少年,喉间发出破风箱般的喘息。胡昭拨开人群,蹲下身翻开少年眼皮,指尖搭在腕脉上时,眉头骤然一紧:“这是中了山岚瘴气,拖延不得。”他的指尖触到少年脉搏时,能感受到毒气在血脉中横冲直撞,如死水淤积。说罢从药囊里取出银针,在火折子上燎了燎,认准膻中、气海几处大穴扎了下去。银针入穴的瞬间,他暗自运转真气,助药力贯通经络。不过半盏茶工夫,少年忽然咳出口黑痰,眼皮慢慢睁开。

“神仙!是活神仙来了!”村民们扑通跪地,胡昭连忙搀起为首的老汉。老人抹着泪说,这月已有三个孩子遭了瘴气,村医开的药全然无用。胡昭长叹一声,解下腰间药葫芦:“明日起,你们去溪谷采些鱼腥草、紫苏叶,煮水给孩子们喝,切记不要在晨雾未散时进山。”他的语气里带着医者的慈悲,目光扫过围观的村民,见许多人衣上补丁摞补丁,知这山村穷苦,便连用药也拣最易得的草木。

当夜,胡昭被邀至村长处歇息。土窑里的火塘噼啪作响,村长捧出一坛自酿的米酒:“先生可是从洛阳来?听口音不像本地人。”胡昭摩挲着粗陶酒碗,目光落在跳动的火苗上:“早年在太学读过几日书,后来世道乱了,便背着药箱四处漂泊。”他没说自己曾与司马懿同窗,更没提曹操数次征召的往事——那些朝堂上的权谋争斗,早已随岁月淡成青烟,唯有眼前跳动的火光,和窗外灵山的轮廓,让他感到心安。

次日清晨,胡昭背着药篓随村民进山。行至半山腰时,云雾忽然散去,一座形似古靴的山峰突兀矗立眼前,靴底朝南,靴尖朝天,岩壁上天然生着斑驳纹路,竟似靴底的针脚。山风掠过,传来隐隐约约的钟磬之音,胡昭心头一震——这分明是天地灵气汇聚之所。他闭目细感,能察觉山风里裹挟着细微的能量波动,如琴弦轻颤,与他体内真气隐隐共鸣。

他沿着陡峭的岩径攀援而上,发现靴底凹陷处竟有一汪清泉,泉水甘冽清甜,饮之令人通体舒泰。岩缝里长着几株罕见的七叶一枝花,正是解百毒的良药。“天造地设的修行之地。”胡昭喃喃自语,伸手抚摸冰凉的岩壁,指尖传来细微的震动,仿佛山体在轻轻呼吸。那一刻,他忽然明白,自己跋涉千里,正是为了与这方天地相遇。

三日后,村民们发现靴石峰腰间多了座竹篱茅舍。胡昭砍来毛竹,编了架简易的药架,又在屋旁辟出块药田,将采来的珍稀药草悉心栽种。每日清晨,他都会站在峰顶迎着朝阳吐纳,看云雾在脚下翻涌如大海,听山雀在耳畔啼叫似梵音。渐渐的,他发现每当运转真气时,掌心会泛起淡淡青光,与山峰的灵气隐隐呼应,仿佛他与这靴子形的巨石,早已在冥冥中缔结了契约。

二、悬壶济世:草木心医暖寒村

入夏之后,山间湿热难耐,村里爆发了痢疾。胡昭背着药箱挨家挨户诊治,发现患病者多是孩童和老人。他踏遍灵山深处,采来黄连、黄柏、马齿苋等药材,在茅舍前支起几口大锅,熬出苦涩的药汤。村民们见他每日凌晨就进山采药,正午顶着烈日煎药,手掌被药汁染成深褐色,却毫无怨言——他的药锄磨破了三双手套,草鞋穿烂了五双,却始终记着每个孩童的病情,每味药材的生长处。

一日,他正在药田侍弄新移植的石斛,忽闻山下传来哭喊。匆匆赶去,只见一个妇人抱着个浑身滚烫的幼儿跪在村口。“先生救救我的宝儿!”妇人蓬头垢面,泪水混着汗水往下淌。胡昭接过孩子,发现其腋下生着红肿的痈疽,已是热毒攻心之象。他立即取出随身的银刀,在火上炙烤后切开痈疽,黑血混杂着脓水喷涌而出,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得罪了。”胡昭向妇人致歉,声音轻柔却坚定,刀刃落下时,他刻意避开了孩子的视线,怕那血腥吓坏了幼童。

随后,他从药囊里取出捣烂的蒲公英和金银花,敷在伤口上,又喂孩子服下清热解毒的汤药。三天三夜,他守在孩子床前,每隔两个时辰便换一次药,用温水为孩子擦身降温。到了深夜,他便坐在床头,借着油灯微光,翻看《黄帝内经》,对照孩子的脉象调整药方。当孩子终于睁开眼睛,喊出第一声“娘”时,妇人跪在地上叩头不止,胡昭却只是笑笑:“莫要谢我,要谢就谢灵山的草木吧。”他知道,这满山的药草,才是真正的医者,而他不过是个采药人。

随着治愈的病人越来越多,胡昭的名声渐渐传到了百里之外。常有商贾、士子慕名前来,有的求诊问药,有的请他出山为官。某日,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停在山脚下,车上下来个锦衣男子,自称是豫章太守的使者,奉太守之命前来礼聘胡昭为郡医。“老先生医术高明,若能出山,定能造福更多百姓。”使者捧着黄金玉璧,语气恭敬。胡昭却坐在竹椅上,慢悠悠地擦拭着药锄:“山野之人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受不了公门的拘束。”他的目光掠过使者腰间的玉佩,想起洛阳城里的朱门酒肉,想起那些在朝堂上勾心斗角的日子——比起案牍劳形,他更愿与草木为邻,听山风诵咒。

使者再三恳请,胡昭忽然指向远处的靴石峰:“你看那山峰,生来便是独立天地间,若被绳索束缚,岂不失了本色?”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使者无奈,只得悻悻而归。此事过后,胡昭在茅舍门前立了块木牌,上刻“医不叩门,药不治贪”八字。他常对弟子们说:“医者,仁术也。若心怀名利,便是辜负了草木的精魂。”渐渐的,来找他治病的人不再带贵重礼物,只消带些山果、新米,或是帮着打理药田,便可得他悉心诊治——这方小天地里,人和草木,都活得简单而纯粹。

三、道心初悟:岩洞观妙契灵枢

秋深时分,胡昭在峰顶发现了一处天然岩洞。洞口藤蔓缠绕,洞内却宽敞干燥,地面平整如砥。他将此处辟为静修之所,每日子时便来此打坐,观想天地万物之理。某夜,月正中天,他忽然看见岩顶石缝中渗出点点荧光,汇聚成流,顺着岩壁流入脚下的土地。那荧光如星子坠落,触地时化作细碎的灵气,渗入他的足尖,直达丹田。

“原来如此。”胡昭闭目感受着体内流转的真气,忽然顿悟——灵山的灵气竟以靴石峰为枢,昼夜不停地循环往复。这靴子形的山峰,便是天地的玄关,吸纳日月精华,吐纳山川灵气。他试着将自身气息与山峰灵气相融合,只觉丹田处升起一股热流,顺着奇经八脉周游全身,疲惫之感一扫而空。从此,他的修行进入了新的境界,不仅能感知山中草木的荣枯,甚至能预判天气的变化——他能看见晨间的露气如何凝聚,能听见岩石下地下水的流动,能分辨风里携带的湿度。

一日,他带着弟子在山路上行走,忽然驻足凝视前方的云层:“午后必有暴雨,你们速回茅舍,将药田的防风架加固。”弟子们将信将疑,刚回到茅舍,天空便乌云密布,铜钱大的雨点砸落下来。狂风呼啸中,胡昭站在峰顶,看着山脚下的村落,忽然想起村民们在雨中奔跑的身影。他闭目凝神,双手在胸前结出法印,口中低诵《太平经》中的章句——那是他在静修时,从山风与岩鸣中悟得的自然之道。奇迹出现了:狂风在接近村落时突然转向,暴雨化作细雨飘落,原本可能被山洪冲刷的梯田,竟完好无损。村民们跪在地上,对着靴石峰叩头,以为是神仙显灵,却不知是胡昭以自身真气沟通了天地之气,如琴弦共振,引动风云变幻。

随着修行的深入,胡昭开始向村民们传授简单的养生之道。他教孩子们练习“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姿态,舒展筋骨;教老人打坐调息,感受呼吸与心跳的韵律;还编了首《避瘟歌》,让大家在田间劳作时传唱:“春采芽,夏摘花,秋收根,冬藏实,顺时而用百病消……”他的话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道家哲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某天深夜,一位白胡子老翁叩响了茅舍的门。胡昭见老翁器宇不凡,衣袂间隐有星光流转,忙迎进门来。老翁环顾四周,见墙上挂着《黄帝内经》竹简,案头摆着《道德经》抄本,颔首笑道:“先生既通医道,又悟天道,为何不将所学传于更多人?”胡昭正色道:“正有此意,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场所。”老翁起身走到门前,抬手向靴石峰方向一指:“此峰灵气充沛,正是布道的好去处。”说罢化作一阵清风离去,只留下几片银杏叶在空中飘落——后来胡昭才明白,那老翁原是灵山的山神,见他德行深厚,特来点化。

四、山雨欲来:红尘劫难叩仙关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荆州告急。消息传到灵山时,胡昭正在岩洞静修。他睁开眼睛,望着洞外阴沉的天色,心中涌起一阵不安。这些年,他虽避居山野,却也通过往来的商客得知天下大势,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四处征讨异己。他曾在洛阳见过曹操,那是个目光如炬、手段狠辣的枭雄,如今听闻其南征,不知又要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先生,山下来了几个官差,说是要宣旨。”弟子匆匆来报。胡昭起身整了整衣袍,走出茅舍,只见山路上走来一队甲士,中间簇拥着个捧着黄绫的官员。“奉丞相令,宣胡昭先生入朝为官,钦此。”官员展开圣旨,声音在山间回荡。甲士们的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与周围的青山、茅舍格格不入。

胡昭长揖到地:“草民山野之人,不懂朝堂之事,还望大人回禀丞相,恕难从命。”官员脸色一沉:“先生可知抗旨是什么罪?丞相爱才心切,才屡次征召,先生莫要辜负了美意。”胡昭却淡淡一笑:“当年巢父洗耳,许由归隐,皆为保全天性。草民只愿在此采药治病,传道授业,望大人海涵。”他的语气不卑不亢,如岩石般坚定——他早已看透,朝堂是个大染缸,进去了便再难保持初心。

官员悻悻而去,胡昭却知道,麻烦才刚刚开始。果然,月余之后,又有一队甲士来到山脚,声称要“保护”先生下山。村民们闻讯赶来,将甲士团团围住,老村长拄着拐杖颤声说道:“先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你们若要带他走,就从我们尸体上踏过去!”妇女们抱着孩子哭泣,青壮们握着农具站在前列,眼中满是怒火与不舍。

双方僵持之际,胡昭从山上下来,对甲士首领说:“诸位且回,我自有话说。”他转身对村民们说:“莫要为我伤了和气,我随他们去便是。”然而,当甲士们伸手来扶时,胡昭忽然化作一道清风,消失在云雾之中。众人愕然,唯有老村长微笑着望向靴石峰:“先生早已与山融为一体,岂是凡俗能束缚的?”——此时的胡昭,已能御气而行,与峰峦同呼吸,甲士们如何能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闲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灵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妖魔;我的武魂是加特林

妖魔;我的武魂是加特林

天榜老妖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妖魔;我的武魂是加特林】妖魔食人以增强实力,而人杀妖魔改变命运!叶苏穿越到一个平行世界,这个世界妖魔复苏,鬼怪横行。为了生存,人类学会了觉醒武魂的方式来对抗。击杀妖魔,获取魂环!而魂环又分四系;妖环,魔环,鬼环和精环!叶苏在系统的帮助下一开始就觉醒了这个时代最稀有的热武器武魂;加特林。更可怕的是还觉醒了四系魂环!十凶成为妖环。元素之灵成为魔环。诸天诡术成为鬼环。神药仙药成
灵异 连载 46万字
都市通灵人

都市通灵人

张滇
魑魅魍魉,光怪陆离,这世间一切,亦真亦幻,似梦还真;我的那些奇异朋友们,总会来找我帮他们完成一些未了的心愿。看尽世间悲欢离合,尝尽世间百态;唯有不忘初心,正气浩然,才能方得始终,踏入那瑰丽的梦中世界。
灵异 连载 71万字
盗墓之我是胡八一的表弟

盗墓之我是胡八一的表弟

梦幻古月
前世平凡的胡明,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穿越到盗墓的世界,而且还成为了胡八一的表弟。在这盗墓的世界里,他一出生就带有系统的男人,不知道他能不能在这个世界留下什么的传说呢。
灵异 连载 164万字
盗墓笔记

盗墓笔记

南派三叔
热播剧《怒海潜沙》原著小说。50年前由长沙土夫子(盗墓贼)出土的战国帛书,记载了一个奇特战国古墓的位置,50年后,其中一个土夫子的孙子在他的笔记中发现这个秘密,纠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前去寻宝,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古墓竟然有着这么多诡异的事情:七星疑棺,青眼狐尸,九头蛇柏。这神秘的墓主人到底是谁,他们到底能不能找到真正的棺椁?故事悬念重重,情节跌荡,值得一看。
灵异 连载 220万字
规则怪谈:诡异的幸福之家

规则怪谈:诡异的幸福之家

宋青临
【惊悚恐怖+推理烧脑+直播国运】规则怪谈降临全球,凌霄作为天选者进入怪谈世界生存,生死关头凌霄意外觉醒规则系统,成功存活举国同庆,失败则怪谈降临。1,你和妻子,孩子,父母生活在一起,请注意,家里只有五口人。2,孩子上学时间为早上八点,请你在下午五点接回孩子,在此期间如果听到孩子叫你,请立刻锁紧房门不要理会。3,可以完全相信孩子,除非他在吃糖果。4,你的妻子没有生过孩子,请不要在她面前提起有关孩子的
灵异 连载 74万字
破案现场

破案现场

偏执青年
连续碎尸案件、失踪少女报道、冷清诡异的废弃公寓楼、神秘且哀怨的黑色八音盒、被剥皮的黑猫、血红般的双眼、午夜时分的录音机、死亡直播间以及杀人公寓.........等等恐怖而又离奇的事件都与一宗宗血淋淋的命案紧密相连,你做好准备了吗……直击恐怖离奇的案件,揭露扭曲罪恶的人性,追踪隐藏在阳光下的黑暗,真相随着夜幕降临而随之褪色,解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欢迎来到,开启一段惊心动魄的恐怖之旅……
灵异 连载 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