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人家8
赵唐王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五啊,你怎么这么固执地要去苏浙那边?”
秦沈的大哥不解地问:“爹娘不是和你解释过了吗?咱们家的地过去换了不划算,这卖地的钱还不知道能买那边几亩地呢!”
“我也和爹娘说过了,到时候我们可以住在镇子上或者城里,不一定要靠种地生活的。”
秦沈按捺下心里的焦躁,继续耐心解释道:“种田真的是一项高风险低收益的工。”
“咱家祖祖辈辈都在种田,不种田咱们干什么呢?”
秦家老大说着:“何况咱爷爷咱爹靠种田养活了这一大家子的人,按照爹的说法,这是老秦家的根!咱们不能去城里忘了根啊!”
“去城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水平和安全,只要心里记得,就不是忘了根。”
相似的话秦沈已经来来回回解释了小十遍了,秦家人还是和榆木疙瘩一样的不开窍也不听劝。
原本有人和秦沈说,很多贫穷的人不是不努力,而是贫穷的思维限制了他们获得劳动价值也就是财富的能力。秦沈原本一直不相信,觉得人只要足够努力不一定能致富,但是绝对可以脱贫,现在秦家人直接改变了秦沈的认知,原来真的有一种思维叫做贫穷的思维。
做家里人思想工做到现在,要说秦沈最佩服谁,那必然是国家扶贫办的工人员了,能够改变人固有的甚至是固执的思维方式,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为什么自己帮家里想了那么多谋生的手段,家人总是不好好思考,一句“那是人家有关系撑腰”就反驳回来了呢?
讲道理,虽然这个时代阶级固化严重,很多事情确实是需要背景与关系,但是只是搭个小吃摊或者做木瓦工什么的,还远不到会被关系垄断不能插手的地步啊。
“我愁的头发都快要白了。”
秦沈对着和自己沟通进度的钟情说。
“只是头发白了,挺好的,比头秃好多了。”
钟情不走心地安慰道。
秦沈觉得自己可能交了一个假的朋友,讲实话,这样的钟情有可能会和自己抱团取暖吗?怎么感觉会一抱就是一团冰碴子,那么冷呢?
“好了,不开玩笑了。”
钟情良心发现,决定利用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伸手帮自己的技术流小伙伴一把。
“你想要有一定家产的秦家人去苏浙,其实可以类比为让公司里的有一定经验和人脉的员工去开拓新市场。”
钟情分析着:“一般情况下,人有自己的舒适区,肯定是不愿意去风险更大更容易血本无归的新市场的,那么公司要怎么鼓励优秀员工过去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