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和唇角翕动,思虑半晌,才慢吞吞地说:“陛下想整修皇家道观,太子殿下在早朝的时候上书阻止,言辞激昂,陛下发怒,便训斥了殿下。”
“皇家道观不是好生生的吗?为什么要整修?”
据宁浮蒻所知,宫内靠近南衙的位置是有一座道观,且年头不久,大概是她十二岁的时候修建的,才过去五年,值得整修吗?
方和也搞不懂,只能重复私底下听到的那些传言,“表面上说是整修,实则陛下是想将道观扩建,还要侵占南衙的地盘呢。”
宁浮蒻紧抿唇线,心知此事非同小可。
恐怕皇帝早就有了这种念头,拖到现在,是在试探朝臣和国库的承受力。
但哪有那么多银子去扩建?
和敌国的战事去年末才稍稍平息,边境城池和百姓仍需大量赈济。
百废待兴,国库难以承担,羊毛出在羊身上,今年的赋税都重了两分。
如此下去,焉能长久?
遑论春末夏初的那一场洪涝,宁浮蒻思量甚多,心知肚明灾祸频发有损皇家威信。
上辈子就是这样,皇帝日渐沉迷炼丹修道,于国事上愈发倦怠。
东南水灾后,瘟疫并起,民生凋敝赤地千里。
那时的王都也被影响了,不见往日歌舞升平繁荣昌景,多家商户闭紧门扉,担惊受怕地祈祷着围守在王都外的难民不要生事。
解决这桩难事的自然是那位承袭天运的‘大男主’,他需要步步高升,民心不可或缺,与此同随的还有令所有人敬佩和仰慕的魄力与手段。
很难说到底是因为要扶持这个‘大男主’才发生灾祸,还是说灾祸本就存在,只不过沦为了‘大男主’向上的阶梯。
混乱是通往权势的捷径。
要想以卑微庶民的身份去头角峥嵘,上策无外乎有两种——出奇制胜和谋逆之勇。
宁浮蒻重新提步往漆如隽的廨室走去,她得冷静一下,很多计划要先于其他人一步才行。
她不能失去先机,也不能遗漏筹码。
方和没能料到自己的话不起作用,反倒把人刺激着往里走了。
他抬手扶额,用力地拍了两下脑门,暗骂自己多嘴多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