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太医
午膳黛吃得香甜,文皎心中喜欢,但她还得防着她吃得太多不消化。
原书中写,黛脾胃弱,吃螃蟹就吃一口夹子肉,大家雪中吃鹿肉吃得开心,黛却一口也不能尝。思及此处,她更下定决心今日就找个太医给黛好好看看。
贾府中常来往的世交王太医,在太医院也算是一二等的太医了,只是确实比不上文皎想请的儿科圣手姜太医,大皇子二公主从小到大也全赖这位太医,他医术了得,和长乐宫又亲近。
文皎还打算,她正能借此机会用一用她穿过来时救了她命的金手指。
饭毕上茶,文皎说:“饭后过一时再吃茶,不伤脾胃。黛你年纪尚幼,更该打好底子,过一时再吃也罢了。”
她并非知晓原著,故意顺着黛说,苏家也是这样的规矩。
黛欣然听命:“在家中时,父亲也这样说的。”
才说罢,黛就自悔失言,不该在苏二姑娘面前提父亲。
文皎一愣,笑道:“既这样,那话更该听了,惜福养身比什么都重要。”
她这时候是不是该害羞一下?可她实在害羞不出来,就算了吧?
略嗽一声,文皎忽略这个话题,笑道:“黛,你别怪我唐突。我见你身上似是有些不足之症,正巧今日儿科圣手姜太医在宫中当值,我已请了他过会来替你把脉,也好早早调养起来,你觉得可好不好?还有,你如今常吃什么药?宫中药材也是应有尽有的,挑些好的给你配了带走,也便宜得很。”
黛正自悔中,却听见苏二姑娘字字句句还是为她打算,不由感动:“您这样为我着想,我再怪您,那就是我太不懂事了。只是我从小到大,家中也不知给请了多少名医,吃了多少药,总不见效,如今吃着人参养荣丸调养。”
以前读书,读到“吃人参养荣丸”处时,文皎还特意查了什么是人参养荣丸。
人参养荣丸用人参、当归、茯苓、肉桂等十二味药材制成大蜜丸,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等[注1],就是一个日常吃着温补的药丸。这名字虽听上去很高贵,但是价格却十分的亲民,十几二十几块就能买个十丸八丸的。但放在古代,人参肉桂等都是珍贵药材,非富贵之家不能常吃得起。
只不过这个药方后来宝钗说觉得人参肉桂太多,补得太热,又给黛推荐了冰糖炖燕窝。
虽然文皎自己认为燕窝不过就是燕子的口水,贵而不实,里面最多富含一些蛋白质和氨基酸,还不如多吃点牛奶鸡蛋银耳山药之类,但宝钗的理论没错,打好身体基础还是应该从养好肠胃开始,再谈其他。
何况放在这时候,对她和黛来说,燕窝冰糖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常吃也无妨。
黛正说“人参养荣丸”,便听宫女回:“姜太医到了”,又闻一老者的声音:“谁又吃什么人参养荣丸了?”
便忙向门口看去。
一花甲之年的老者快步走来,眼见是硬朗得很,后面有小太监提药箱紧步跟着。
文皎忙站起来,笑说:“姜爷爷,您怎么又这么大火气?我这里有如花似的小姑娘,禁不得您吓。”
姜太医站定,看黛两眼,吹胡子瞪眼:“这就禁不得了,我看都是瞎吃药吃的。”
文皎忙对他使眼色,又对黛说:“别怕,这位就是咱们宫中儿科圣手姜太医,看着脾气臭,其实最疼小孩子了。”
她又对姜太医笑说:“姜大太医行行好,这么漂亮的小姑娘,全赖您给好好看看呐。”
黛也站了起来,心中想,世人千百样脾气,听闻有些人年纪大了,行事风却越来越像小孩,就是俗语说“老小孩”。她又见苏二姑娘和姜太医言语之间很是熟稔,因此并不惊慌,微微一礼。
姜太收了收神色:“看就看。”
文皎扶黛坐下。小太监忙开了医箱,拿出号脉枕,文皎在黛手上铺了帕子,白露拿了绣墩过来。
黛尚小,所以并不避讳。
姜太医把了脉,又细细看了她神色,问些平日饮食起居等,黛一一答了。
文皎一面听,一面心内叹气。
——黛平日里吃得也太少了些!
早上不过吃一碗粥,午间半碗米几口菜,晚间大多还是吃粥,就些小菜,一天也不吃几块点心。但黛却不觉得饿,稍稍多吃些还会积食不消化,可见肠胃太弱。
再加上她平日也就上学请安略走个一刻半刻,剩下的时间,要么就是坐着看书,要么就是歪着,极少出去活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玄鉴仙族》《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又逢君》《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制霸超级碗》《末日杂货铺[经营]》《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买活》《不正常型月》《带着超市大逃亡》
笔趣阁【biq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黛玉后妈不好当》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