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xiaoshuo.com

uu孙享福的竹舍里,小妹孙丽丽看到他回来,欢快的拉住他的胳膊指着屋里的水缸道。

“大哥快看,黄鳝吃蚯蚓了,像吸面条了一样,一口就吃下去一条,丽丽都有好久没吃过面条了呢”

孙家祖籍是北方幽州的,几年前日子好过的时候,家里时常能吃些面食,后来突厥人不安生了,幽州地陷入战乱,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最终被徒迁到关中,想不到小妹还记得那些有面条可吃的日子,孙享福摸了摸小妹的头,心里想着,要是卖鱼挣了钱,一定买些面粉回来做面条给小妹吃。

有了孙享福的指导和加入,孙大力两兄弟编起鱼笼来就快的多了,黄昏时分的时候,二十多个崭新的鱼笼加上昨天编好的十几旧鱼笼,直在独轮车上堆了两三米高,孙得寿乖巧的给每个鱼笼里用细麻绳系了几条蚯蚓,今天他们要去更远的地方下鱼笼子。

而从明天开始,孙享福不会再将鱼笼收回来了,而是直接带上蚯蚓,一边收鱼的同时,马上装好蚯蚓,将鱼笼下到更远的地方,而收上来的鱼,除了食用的,会直接拉到集市上去卖。

夏日里天亮的早,约莫凌晨四五点的时候,孙享福和孙大力两兄弟就推着独轮车上路了,车上左右各绑着两个大木桶,还有两个装鱼的竹篓子,桶里还有昨天捞的黄鳝和泥鳅,今天鱼笼子里收的鱼,会被直接分类到两个木桶里。

收完鱼篓子,孙享福和孙大力则会带着黄鳝和泥鳅到集镇上去售卖,孙二力则是会带着那些生命力不强的鳞片鱼返回家中做早饭。

不一会,孙大力的嘴巴就喜滋滋的合不上了,今天的鱼笼子比昨天多了一倍多,而且还有几个大鱼笼子,收获差不多是昨天的两倍,要不是孙享福硬是要把那些指头大小的鲫鱼和比小拇指细的黄鳝放生的话,他认为独轮车上的两个木桶能够被鱼货装满。

差不多半个时辰左右,众人将鱼笼子收了一轮,并装好蚯蚓,重新在新的水域放下去,孙二力则是有些吃力的提着两个鱼篓子往家赶,昨晚孙享福和他们哥俩商量好了,今天要请全村的小孩子喝鱼汤,全村只有三十来个小孩,他提溜的两篓子鱼,足够了。

而孙享福和孙大力两人,怀里有昨天李翠花用石磨磨出来的蝗虫粉做的蒸饼,这就是他们今天的食物了,虽然不算可口,但肯定能吃饱,回程的时候估计最快也要下午了,他们到时会再收一轮鱼货,装好蚯蚓,再度到新的水域投放,那么,明天早上出门的时候他们又能直接收一轮鱼货。

小河集距离村子有十里左右路程,如果是后世笔直的水泥路,步行不过是个把小时而已,但这是古代,即便是官道,也是坑坑洼洼的泥巴大坑加石子,更别说乡村道路了,所以,等两人到达集市的时候,太阳已经高挂,两人早已全身汗湿透了,瞧了瞧时辰,孙享福估计都上午十点了。

集市上并不热闹,今天不是赶大集的日子,小河集每五日一小集,十日一大集,这是跟随朝廷休浴日的节奏来的,当然,就算不是小集和大集的日子,集市上也是小有人流的,毕竟这里是关中,人口相对密集,十里之地,足有好几个人口数百的村子,周边还有几个贵人的庄子,日常消耗品的物品总是有些交易的。

在街边寻了一处阴凉地,孙大力把独轮车停好,孙享福就从车上取出了装水的竹筒,两人猛灌一口之后,就开始大口大口的吃蝗虫粉蒸饼,等肚子里有了食,两人才有精力向路过的人群叫卖。

“新鲜打捞的黄鳝泥鳅嘞,不买也来看看呐一斤多的大黄鳝,益气补精,无论蒸煮,都是美味呐”

这套说辞是孙享福教给孙大力的,然并卵,半个时辰过去了,也只是有两个路人往他们的桶里瞅了瞅,连价都没问。

“我说,享福,是不是集市上的人都不爱吃这些啊”孙大力很是担忧的道。

“不是,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东西是肉食,一定卖的很贵。而在咱们这一带,有几户是吃的起肉食的看来,是我们对市场的预估有误。”

不一会,孙享福就搞清楚了原因,然并卵,以他们现在的能力,根本无法将这些鱼货运到消费力更强的县城去,那可是几十里路,想想刚才两三个小时才走完的十里路,孙享福一脸郁闷。

又过了片刻,孙大力提议道,“要不,咱推着车沿着集市的道路叫卖吧要是实在没人买,咱们就拉回去分给乡亲们吃掉算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爱吃鱼的胖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