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太孙》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xiaoshuo.com
第137章回家的意义
回到了应天府,朱雄英也没办法闲下来。祭祀天地、太庙,这些事情也都是无比忙碌的。这些行程也都是不能避免的,不管是大胜还是找到了传国玺,都值得去祭祀。
好在这些事情,朱雄英只是配角,跟在老朱和朱标身后就好。当然朱雄英也没少被老朱拽出去,老朱那得意的劲头就不用说了,这是要让老天爷都知道他的宝贝孙儿非常有本事。
忙了一天的朱雄英回到了坤宁宫,就听到老朱说道,“把那几个小的给送回去,就知道瞎闹!”
马皇后立刻不满的反驳,“送回去?俺们一家子吃个饭,本就该是都在。送回去,这像什么话!你不惦记你这孙儿,雄英还想着他弟弟妹妹!”
朱标也有些无奈,对老朱说道,“允熥也是不像话,这几日听着的都是雄英的功绩,说要学他兄长。雄英打小就练刀,允熥就这两天来了兴致,只会瞎捣乱。”
朱允熥可不就是在凑热闹嘛,拿着个木刀在砍着木桩,有一下没一下的,没力气、没准头。
“他?”老朱没好气说道,“但凡有雄英一般决心,他就不该是这德行。”
换了一身常服的朱雄英溜达着回到了坤宁宫,看到朱允熥立刻说道,“你这样子练不出来刀,明日早起,俺到时候带伱练刀,也该有些长进了。”
朱允熥随手将木刀一扔,说道,“哥,俺起不来,俺就喜欢睡觉。”
对于朱允熥的话,大家似乎也都没有什么意见,也不打算说些什么。主要是习惯了朱允熥这样的德行,大家对于他也确实是比较宽容。
倒不是说想要将朱允熥给"养废",而是朱标和常氏心疼小儿子,舍不得这孩子吃苦,有那么一些溺爱的意思了。毕竟大儿子从小不在跟前养着,自然也就会偏心一些小儿子。
至于老朱和马皇后,对于朱允熥这个"小孙子",也就是偶尔看看、过问两句,他们可没有什么心思去亲自教育,他们的眼里只有大孙子,其他的孙子绑在一块都不够看。
或许在马皇后的眼里,朱雄英始终就是小小的一团。哪怕朱雄英现在都是英武少年了,可是她始终觉得朱雄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她悉心照料。
“雄英,这几天你不要去朝上。”拽着朱雄英的手,马皇后说道,“你这一趟来回跑了上万里,这一趟回来又是不能歇,身子骨也吃不消。好好养些天,得恢复了元气再去朝堂。”
老朱也忙不迭的说道,“是这个理,现如今就吃喝玩乐就好,这一趟回来估计是吃不消。好好休养一些时日,再说朝堂上的事情。”
朱雄英也不反对,笑着说道,“俺就听祖母的,俺也早上睡到日上三竿,旁的都不去想。”
“就该这般!”摸着朱雄英的脸,马皇后心疼的厉害,“俺孙儿都瘦脱形了,脸上都没肉了。”
摸了摸自己的脸颊骨,稍微的有点凸起。但是要说瘦脱形,那肯定也就是夸张了。主要还是老朱家的脸型都一样,稍微有点国字脸、方方正正的一张大气的脸型。
朱标这时候也说道,“这几日朝里肯定是要吵,俺看着玉玺就是真的。”
老朱一愣,随即没好气说道,“不是说让翰林院那边让人来看看、辨真伪,你怎又给拿来了?”
老朱也是觉得这个玉玺肯定是真的,肯定是女真人从徽、钦二帝那里得到的。但是这个玉玺到底是不是从秦始皇那里传下来的,这就有些难说了。
所以辨别真伪,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是需要让一些饱学之士各种取证、辨别。
朱标把玩着玉玺,笑着说道,“俺还是不放心,明日再让他们去看看。这玉玺摸着就好,俺还是揣在身上心里踏实些。”
老朱都给气乐了,说道,“传国玺皇帝没拿着,太子和太孙先把玩了一个遍。你们父子两个还真是出息,一点都不怕犯忌讳。”
马皇后就自然的接过玉玺,也仔细端详,“重八,俺看着玺似是蓝田玉吧?”
蓝田玉的玉色也有很多,而这个传国玺就有些绿白色。而历史上有传言,说传国玺是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但是也有记载是秦始皇称帝后,命丞相李斯取蓝田之玉令玉工制成传国玉玺。
老朱就笑着吵了起来,说道,“妹子,现如今吵得可厉害了。都说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现在也在说"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老朱已经挤开了朱雄英,在炫耀着手里的玉玺,这些个事情值得他浓墨重彩的在马皇后跟前炫耀。孙儿都回来了、就在跟前,那也没什么好在乎了。
主要也是因为玉玺这东西,老朱这也是才刚刚拿到手,他本来就满是好奇。这样的重宝,也是老朱值得炫耀的本钱,这就是正统皇帝的重要凭证,毕竟传国玺的意义非同寻常。
朱标和朱雄英对视一眼,别看他们似乎是最受皇帝和皇后宠爱的太子和太孙,但是那又如何。
皇帝和皇后才是真爱,太子和太孙不能说是意外,只是这也算是"子凭母贵"的典型。
朱标看着儿子,笑着问道,“此次出征一趟,怕是心思也要定下来了。以前总是吵着要出去打仗,现在也都由着你了。出去了一趟就成了,不能总是出去,让你祖父祖母挂念。”
朱雄英就立刻反驳,“虽说父母在不远游,只是有些事情怕是也少不了。巡视地方的事情还是俺去为好,爹就留在京里帮着祖父理政。”
老朱和马皇后抬眼看了一眼朱雄英,没有赞成,自然也没有出言反对。
他们觉得朱雄英说的这些还算是有道理,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是身在帝王家,自然也就要承担起来一些责任。尤其是朱雄英身份特殊,有些事情也确实就该是朱雄英需要承担的。
太子留在京里帮着理政,这才是应该的。毕竟老朱的年龄不小了,虽然老朱的身体好,但是在这个年月,五六十岁都不能算小了。再者就是朱标这些年一直在忙着处理朝政,有些事情还真的离不开他。
朱雄英继续开口说道,“爹,你也是生在乱世,看着祖父建立基业、这些年一直都是在帮着祖父处理国政。好些事情你知道,俺不一定清楚。俺下去走走看看也好,才能知晓民生。”
“就是这理!”老朱忍不住赞赏说道,“你爹生在乱世,也是跟着俺们苦过来的。你不一样,你是在安乐窝出生、长大,就没吃过苦,也没看到百姓苦难。下去看看也好,知晓了百姓困苦,才能知道秦政爱民。”
马皇后拍了一下老朱,说道,“今年不要出去了,明年开春之后再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现代留过学》《在北宋当陪房》《锦宫春暖》《过天门》《赛博朋克:2075》《谁让他修仙的!》《嫁给铁哥们》《我有一个修仙世界》【小白书】《大明:嘉靖修仙啦》
懒癌一百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