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盛唐》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xiaoshuo.com

第五百九十七章慎重对待

太子驾临,魏家中门大开,李治很有风度的扶起魏征遗孀,口称“老夫人”。

李治按照李世民的交代,传口谕,魏征于国功高,凌烟阁上当有一席之地。魏家上下跪地拜谢之后。李治又表示,李诚劝谏之下,陛下有悔过之意,下旨重树郑公之碑。

魏家上下这才注意到一直很安静,没什么存在感的李诚在随从之列。

成功收获魏家上下的感激,此事当天就传遍长安。李诚私下劝谏皇帝,为魏征翻案。这事情听起来很神奇,朝野上下都知道,李诚跟魏征不对付,两人没少干嘴仗。

魏征墓碑的事情,不是没人劝谏,李世民却听不进去。辽东战役后,李世民声望达到巅峰,更是无人敢于劝谏。没想到李诚选择这个时候劝谏,并且奏效了。这说明什么?最多的猜测就是李诚的圣眷之隆,无人能比。

李诚不是言官,劝谏君王的事情做的很少,但是这一次出手,为他赢得了无数的赞誉。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去做了。但这个世界真的不缺聪明人,有另外一种声音表示,李诚敢于在这个问题上劝谏,是因为他在维护君王的身后名。

这个猜测击中了本质,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李诚才不会去劝谏。劝谏皇帝这种事情,说实话李世民刚登基那会还凑合,这都一代圣主了,劝谏真是找不自在的事情。李世民的皇帝晚期霸道的很呢,听劝?不存在的。

李诚继续他低调做人,有限参与朝政,做好东宫工的风格。太子还在学习期间,每天的事情其实并不少。每次李世民和大臣们商议重要的事情,一定叫李治来旁听。李诚因此也跟着出场,不过很少发言就是了。

李世民对于这样的局面并不意外,这才是李诚的风格。反倒是长孙无忌最近也低调了许多,很少就朝政提出自己的观点。看上上一次的混战,长孙无忌也不是没有考量后果。

虽然没有再打起来,但是李世民还是很满意的。对立的种子已经发芽,朝局还处在平衡稳定的状态,这就很好吧。一团和气的下面,酝酿着有限的对立。大臣们要是上下一心的,李世民这个皇帝晚上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

长孙无忌和李诚也很配合,只要对方开口说话,李诚的表现是东张西望,长孙无忌的表现是低头数蚂蚁。完全是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姿态,但偏偏有在打起来的边缘停顿。

这尺度掌握的好难啊,李诚和长孙无忌好几次在散朝的时候遭遇了,都是平静的对视。用眼神传达语言,“你演的不错”“你也很赞”。

毫无疑问,两人在对方的心里,都变成了头号重视的目标。说实话李诚对此很无奈,长孙无忌是什么身份?他什么身份?被李世民硬架着站在对立面,真的不好受。李世民上本该站在这个位置的是李道宗的,看来李世民对李道宗的认识很清楚,知道他不行。

估计历史上的李世民选择李道宗,也是无人可选了,最后还安排一个李绩策应。奈何李绩在朝争这一块,真的没啥斗志。或者说这孙子就是个阴货,喜欢坐山观虎斗。最后演变出一幕武周的历史大剧,李唐的子孙们说起来都是眼泪啊。

武则天比杀哥宰弟的李世民可狠多了,亲儿子都不放过。权利这个东西,太可怕了。

所以说人的心态,往往随着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即便是李诚这个穿越者,现在也不复现代低端人群的心态。当然李诚是被逼的,身上背着一大家子人,不甘心做个草民任人宰割,就只能闭着眼睛往上爬。

这日散朝回到家中,武约已经等在书房内,见面便道:“朝廷的封赏下来了,这次没有食邑的分封,都是赏金。内府传谕,着票号支付赏金。”

李诚仿佛看到了一个女霸道总裁,武约脸上洋溢的兴奋,似乎对眼下她掌握的版图很满意。辽东战役,李诚的票号从登州开到了幽州,又开到了平壤。因为票号的关系,昔日那些在北地游荡的商队,归途经过幽州时,金银铜钱都存在幽州票号。

北地的货物,在幽州直接处理一半给海商,经水路到登州然后海商们海路南下江左。海路的出现,分担了运河的压力的同时,也给靠运河为生的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武约絮絮叨叨的讲诉着她的商业帝国最近的事情,李诚面带微笑的听着。一直到武约冒出一句:“最近有御史在谋划上奏,海运风险太大,南粮北运不可走海运。”

关中之地,越来越难以承受长安人口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李世民已经在洛阳搞了几次,要不是泰山封禅的事情,恐怕李世民已经强力迁都了。

其实迁都对大唐是有好处的,但这个事情太大了,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都是反对迁都的。只有河洛士族才希望迁都,尤其是荥阳郑氏,更是希望能达成此事。不过在贞观时期,迁都只能是想一想。反对势力太强大了。

“你这是从哪得来的消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断刃天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历史 连载 388万字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温一言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历史 连载 31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