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涿州一路南下顺着河道前往洛阳的路上,也不是很顺利,中途河道的原因出现了不少波折,甚至有些水路不通,只能靠陆路绕行,到了下一处河道之后,再走水路。
磕磕绊绊地用了半个月,这些粮食才运送到了洛阳。
从起初的辽东的两千万石粮食,还有各地转运的粮食,到了洛阳之后有五千万石了,大船连成一片留在岸口等待着卸粮,这是以前的洛阳人没有看到过的场景。
从未有过如此壮大的场面,也没有如此多的船只。
大船连成一片,甚至船夫只要一个跨步,就可以从这艘船到了另一艘船上。
上千名船夫互相拉着绳子,拉着船到了岸边,这才开始卸粮。
光是将这些粮食搬下来就用了近千的人力,用了半个月。
褚遂良亲自前来清点之后,锁上粮仓之后,这才写完了账目。
李义府上前道:“褚尚书。”
褚遂良行礼道:“李御史,一路奔波有劳了。”
“这一路上的事,下官都记录在案了,回到长安之后会交给朝中。”
说着话,褚遂良又轻拍了骆宾王道:“小才子怎么还没长大,老夫等着你去科举。”
骆宾王抬首道:“我当然要科举的。”
三人的这一幕正好被杨炯看到,他正坐在前往长安的马车上,见到了骆宾王与一个官吏说笑着,甚至那个官吏要向骆宾王身边的男子行礼。
杨炯询问道:“叔父,他是谁?”
杨德裔看了眼,解释道:“那人是朝中的民部尚书。”
“民部尚书?”杨炯惊疑道:“民部尚书向骆宾王的老师行礼?”
在杨炯的神情还在惊愕中,马车已越走越远。
当立秋时节朝中发布政令,将辽东的粮草运往洛阳,待这些粮草悉数送达,关中就已入冬了。
洛阳的岸口,还有人在驻足看着远方正在远去的大片船只,那种船只铺满了河面,拥挤成一片的场面,很多人也是这辈子第一次见。
上一次皇帝从洛阳前往泰山,都没有如此庞大的船队。
尽管船只已远去,可已有人将这一天的景色画了下来,画中是成片的船只,一度让人看不到河面上的河水。
而当这些船只远去,只有在岸边留下了一些磕碰的痕迹,河面很快又恢复如初了。
有人觉得大唐就要迎来一个盛世,这个盛世有喝不完的酒水,吃不完的粮食。
以运河为中心,凭借关中的富庶,以及连通西域的河西走廊。
大唐的国力就要迎来前所未有的巅峰。
有人在洛阳城高歌,有人在捧着粮食在欢呼,还有人喝得酩酊大醉。
权万纪站在洛阳的城头上,对李义府道:“自贞观年间到如今,关中的人口翻了五倍,洛阳的人口也是当年的三倍,两地共有八百万口人,没想到这二十余年间有如此成效,而且多数是孩子。”
高季辅依旧是洛阳城的刺史,他正与褚遂良交代着事宜。
权万纪是洛阳的二把手,李义府听着他的讲述,道:“有人说关中与洛阳的富庶,是因两地在近些年以来,不断地吸纳人口,其实河北与辽东依旧是萧条的。”
“李御史所言在理,但天子脚下,就是要富庶,有些事尽力为之即可,当年房相还在朝中时,就早就预见了这等景象,可这是无可避免的。”
李义府将这些话语记下来,道:“下官就先回长安了。”
“慢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抖音书屋】《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霸总带娃日常》《伪装大佬那些年》《首席医官》《为小说原住民预告天灾》《不正常型月》【全本久久】《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末日:我能无限抽卡加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