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1652》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xiaoshuo.com

郑军虽然缺少骑兵,机动性和冲击性不足,但背靠东山,占据地势之利,又有密林掩护,最为关键的是,发起进攻的是清军,这使得郑军在东山的部署优势更显。

站在高埠之上,郑成功的视野极其开阔,东山前的两军阵前,是大片的平野。平野的两侧皆有山脉密林的阻隔,这使得清军除了从正面进攻,便只能沿着两侧的密林突破,骑兵的所谓迂回包抄,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呜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回荡在平野之中,郑军军阵,站在队列外侧的一众军官皆是面色凝重,号角吹响,便也就意味着即将接敌了。

一面面旌旗在军阵中摇动,地面微微震颤,远处的闷雷声由远而近,听到号角声和军官们的军令之后,左右两翼和中部的郑军将士都开始以班长和冲锋官为准,集结成了紧密的阵型。

这其中就涉及到了经过郑成功改良之后,郑军区别于明军的独特编制了。

且说,明末边军,大多以戚继光当年被调到蓟镇练兵所制定的军制为基础,依据各个将领的微调而成。

不仅是明廷边军,脱胎于九边明军的大顺军和大西军,也是基于戚继光的军制和练兵之法,组织军队,排兵布阵的。

而郑成功因地制宜,自成一体,已经完全成型的军制,其实也能从中看到明廷北方边军“营哨制”的影子。

郑军以“镇”代营,每镇设总镇一名,掌一镇之戎政,设副将一名佐之。

“镇”下设五协,每协设协将一名,掌一协之戎政;每协统五正领班,每正领班辖副领班二名;每一副领班辖班长、冲锋官各一人;班长和冲锋官率士兵五十人,每镇合计士兵二千五百人。

而随着郑军反攻漳州连战连胜,收编了大量福建绿营军和漳州乡勇,军队急剧膨胀,永历五年六月,郑成功“初设五营”,同年八月“再设五营”,次年八月又设二十八宿营,都是直属于郑成功的独立战单位。

不过,这些“营”兵的战斗力和“镇”兵,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甚至绝大部分都不能将之称为战兵。

而除了“镇”与“营”之外,郑成功在军队的高层设计上,将麾下兵马分为左、右、前、后、中五军,以期锻造出一支适于长期征战的正规军。在永历六年的江东桥大战获胜之后,五军戎务之下,郑成功又增设了前,右,中三提督,郑军军制基本完善。

由此,五军戎政统帅,提督,亲军各镇将,总镇、营将的军官体系,以及其匹配的军队体系,也就正式形成了。

不止如此,由于清廷此时已经在大部分地区取得决定性胜利,在军事和政治上对郑军形成了极大的压力,再加上郑军将领大多来自郑芝龙旧部和闽南粤东的绿营军,从叛不定。

郑成功设计出了一套等级有分,但诸将又互不统属的军事统御体系,既保证了军队调遣组合的灵活性,又确保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还可以防止部队将领尾大不掉,难以控制,甚至是大批倒戈降清。

与此同时,为了遏制军中的海盗习性,压制兵痞,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明军将领贪墨军饷,空造兵额,以及战场之上的将领和士兵临阵逃溃,郑成功还在军中独创了一套森严的监察和督战体系。

这些,都是曾经的纨绔子弟,领兵不过六年,年仅二十八岁,且并非穿越者的郑成功,在战斗中一步步摸索完善的,便是咱们的穿越者青年,在了解了郑军的运行体系之后,也为之叹服。

回到眼前,郑成功听着耳边传来的金戈铁马,步鼓军号声,细细打量起了己方的阵地。

兵力最为雄厚的左翼大部分兵马,特别是火枪兵,都已经隐藏了起来,借助密林和胸墙的掩护,清军根本难以发现,而中军的火枪兵虽然大部分调离,不过胸墙之前,五十多门虎蹲炮,以及数门小型红夷大炮,已经完成了部署。

若是没有火炮在此,清军断然不会相信郑军已经拼尽全力,而左翼的郑军火器部队虽然少了火炮,但郑军中的“重火枪”百子铳,以及仿自西式重型火枪的大中型斑鸠脚铳,威力和数量都同样不容小觑。

大的百子铳重达百斤,需三人操;一人持、一人架、一人点放,一次可发射几十上百枚霰弹,杀伤极大。

中军的火炮前方,是炮手用藤牌搭建了掩护,每门炮配有两名炮手,他们将会给予冲锋至此的清军第一轮打击。

不过,为了避免火炮齐射产生的烟火影响到后方的大军,这些炮手将会分批点火发射,郑成功也已经特别提醒,严令各部监营和督阵官约束士兵。

如此一来,这也会给清军一种郑军火力不足,或者说故意示弱,引诱其主力来攻的错觉。郑成功知道金砺久经战阵,不好对付,只有把事情做的复杂一点,对方才会上当。

毕竟,很多时候,聪明人是免不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特别是当他产生了优越感,轻敌的时候。

当然了,虽然中军和右翼缺少火器所提供的火力支援,但有骑兵在,只要金砺的八旗主力不出,抵挡住清军的前几轮攻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且,郑成功手里还有一张王牌,必要的时候,他并不会缺少让贴身卫队——“黑人鸟铳队”上阵的魄力。

甘辉站得笔直,感受着脚下的震颤,眼睛冷冷地看着对面如同黑色潮水般涌来的清军,他身上披着三重甲胄,仍旧是打算必要之时,亲自冲锋陷阵。

郑成功并不打算让甘辉如同原本历史上一样,击败这一路清军,使得金砺集中力量攻打右翼和中路,但甘辉亲自坐镇,自然也不能败得太快。

要知道,甘辉在福建早已经威震敌胆,近两年来的漳州反攻战中,更是大放异彩,多次阵斩清军绿营将领,反败为胜。

如果这么一位郑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轻易败了,金砺必然起疑。但胜而无力,败而不退的胶着状态,或许就能让极度轻视郑军,主攻左翼的徐大贵上当,要求从此处突破了。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和密集的马蹄声混杂在一起,黑色浪潮停在了距离甘辉所部军阵大约两百步的地方,徐大贵和王邦俊缓缓打量着对面的郑军军阵,“甘”字认旗让王邦俊顿时心胆坠地。

不过,徐大贵却不以为意,当即督促王邦俊出兵试探,而他所领的八旗甲兵,就没有丝毫行动的意思了。

王邦俊无奈,只能听令,不过他可没那么呆傻,早就对着手下部将使了眼色,示意他们佯攻一番后便立即撤回,以免损伤太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有一本进化图鉴[御兽]》《维持女配的尊严》《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重生1982搞渔场》《为小说原住民预告天灾》《我有一个修仙世界》《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穿越七零:杀手从良》《普罗之主》《世子你别乱来

胜者即正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2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断刃天涯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历史 连载 236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