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地址:biquxiaoshuo.com

对于现在的朱英来说,他已经站在了权力的巅峰。这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事情。但是现在的朱英每日依旧是非常的忙碌。其实他也可以摆烂的过上一生。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前世的一些幻想,于现在完全可以轻易的实现。像是狄森这般的,不过是几句话,就能让其从底层的官员,直接变成正三品的重臣,手掌大权。倘若在最初的时候,朱英就生活在皇宫之中,这当是极有可能的选择了。可在经历过西域的很多事情后,尤其是当自己饿到跟野狗争食,心性便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他是心狠的,因为心若不狠,便就无法存活下来。同时他也是心善的,因为心若不善,便不会有这么多人忠心的追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记忆中曾经历史上的一幕幕,总是会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如若朱英不进行改变,当今的盛世在大明的历史上,或许就是昙花一现罢了。亦如张居正的万历中兴,又能维持多久呢。尤其是来自于西方的危险。有生之年,他可以清除女真,扫平蒙古,甚至是掌控南洋诸国。可这会让大明永远的长生久治吗。并不能。要知道在满清灭亡的时候,库房里是堆积如山的火器。所以,朱英要完成大明的改制,真正的实现心中的抱负。在这一点上,在大明立国堪堪二十六载的如今,在老爷子的支持之下,是最有希望的。高产物确实让大明的国力不断的拔升。不过有些穷苦地方,饿死百姓依然很多。南京城现在确实繁荣,堪称世界第一,但目前也就仅限于南京极其周边了。这是因为在朱英的手中,人才极为的缺乏。而目前的情况,也仅仅只能是先把南京养起来,而后再带动其他地方。海贸,就是现在最快增长财富的办法。看似如今的钱财很多,实际上要花钱的地方更多。南北大道的修建,这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人工,粮食,钱财。即便是有了朱英的很多法子去让许多地主豪绅平摊这一笔天价的费用,可对于大明来说,依旧是很大的开销。从南京到北平,共计有两千多里地,修建起来,当真是非常之困难。尤其是在修路上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很容易耽误工程。不过预计在明年开春的时候,这条南北大道也快要完工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好像前世修路都没这般快速。实则不然。南北大道目前大明几乎是以举国之力在修建,单单是参与到其中的人员,恐怕就有上百万之多。和一般的修路不同。朱英把南北大道分成了数百个段落。每一个段落都有工部的官员负责,在完成的时间上有着严格的要求。而当地的百姓,在得到一定工钱的补助下,也是被要求就必须参加。有工钱可拿,自然百姓的积极性就要大上许多了。况且这条南北大道并非是重新开辟,而是在原来的官道上进行一个扩建。这些地面九成都是已经处理好的,相对来说就是直接铺设水泥。现在影响到工程进度的反而不是人力,而是水泥的生产有些跟不上。这也是在此之前,朱英为什么要把水泥配方公之于众,让许多商人都参与进来。若说让群英商会开办数百个工厂,这当然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不过水泥配方当然也不是白给,每一个工厂群英商会这边都会因为提供水泥配方的关系,从未占据一定的干股。而在大明。如果一个商人想要开办工厂,是需要得到官府的批文的。水泥配方你随便你可以有,但官府的批文这也就代表着你必须把干股交给群英商会。现在的群英商会,其实已经跟皇家私人商会没有了什么区别。或者说目前都算是规划到皇宫内帑之中了。从前世的话来说,这边是相当于皇室的私人财产。而现在对于很多皇室子孙的供养,正由朝廷户部,开始逐渐的向着内帑来转移。像是正阳大道的两侧的商铺,就属于皇室的私人财产了。每年收取的租金,都是归纳到内帑中去。这也省去了皇帝跟户部去争银子的情况。而户部现在的钱粮,完全可以全部用大明之内,而不是皇帝本人挪用。相当于是公款。对于款项的公私分明,朱英深知这其中的利害性,虽然他现在不好跟老爷子挑明,但已经开始逐渐的去改变老爷子动用户部钱财的习惯。对于这一点,其实朱元章也很是配合。现在内帑里的钱财多到朱元章都有一种花不完的感觉了。不仅仅是宝钞,资产更是数以剧增。要知道所有群英商会相关的产业,目前所有的地契文书,都已经开始转移到宫中。为此还专门腾出了一个地方,用来放置这些属于皇室的地契库房。穷了差不多一辈子的朱元章,每天处理政务之余,便就是到这库房来散散步。每当进去逛了一圈后,朱元章出来的时候都是笑得合不拢嘴。先前说是坐享天下,可当家就知柴米油盐。大明一直都是靠着印刷宝钞进行过渡,收入跟支出完全不是正比。否则也就不会传出凤阳花鼓那等话了。连自家家乡都富裕不起来,这也是朱元章一直以来的心病。这天晚间就膳的时候,朱元章说道:“大孙呐,咱是凤阳人,自小就是在凤阳出身,如今咱是手里头有钱了,可那些凤阳的乡亲们还在穷苦度日。”

“你可是看看有什么法子,让咱老家也跟着好过活一点,不说人人富裕,至少能吃口饱饭。”

朱元章对于老家凤阳还是很有感情的。当初他手里没兵,便只能回老家招兵,最早的五百人,包括大明开国的二十四名将,便都是出身凤阳。从这方面来说,好像凤阳出了许多的人才。然而实际上才能和机会比起来,什么也算不上。这天下比凤阳有才能的地方多了去了,只是机会到了,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的大将名臣。不然纵有天大的才能,也只能埋没在每日温饱,田间劳之中。连下一顿饭食都不知在哪里的人,哪有什么心思去管这天下大势。朱元章对于老家凤阳是有些愧疚的。虽说凤阳花鼓的事情让朱元章有些伤心,但说起来自己也确实没让凤阳好起来。本想着迁都过去,现在却也只能是罢。如今日子红火起来了,朱元章便生出了许多想法,不过在此之前,自当是找大孙取经。听到这话,朱英点点头回道:“爷爷放心,孙儿自当是晓得,凤阳的地方不错,不说有很大的发展,但推动一下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这件事便就交由孙儿去办吧。”

听闻此言,朱元章高兴点头。发展一个地方,对于朱英来说当然不算什么难题。最为简单的方式,便就是招商引资了。只需要让群英商会把开设工厂的选址定在凤阳,然后便是实行一定的鼓励政策,吸引其他商人前来,大量百姓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事情就算是给办妥了。“咱听说,军事学院那边,第一批的弟子快要结业了。”

待晚膳过后歇息之余,朱元章随口问道。对于大明军事学院,朱元章一直比较关心,或者说涉及到兵权的一些变化,朱元章就从来没说不上心的时候。朱英回道:“再过几天就是十月初一,便也是这些学员结业的日子。”

朱元章想了想问道:“大孙是准备将这些学子都安排到卫所之中吗。”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从小的方面来说,是朱英开始安插自己的门生,从大的方面来说,对于现在的卫所制度,也是一个很大的改革。因为按照先前朱英说过的准备,就是要打造职业军的存在。职业军是脱产将士,除了操练之外,不需要承担其他任何的农,在战斗力方面自然会极高,不过对于现在的卫所制度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目前大明百万军的负担还在于卫所,并没有落到朝廷的头上,这里面可是节约了不知多少的钱粮。一旦改变卫所制度,对于朝廷来说负担就极高了。由不得朱元章不重视。朱英摇头道;“这第一批的学子,孙儿暂且不想让其先行进入军中,而是导员的身份,继续在学院任职。”

“他们是接受了最新关于军事学问的学子,在许多方面难能可贵,是以再行培养新的学子,可有很大的助力。”

大明军事学院的老师太少了,而综合性才能的老师更少。目前是教,操练的操练。并没有形成完全的体系性培养,而这第一批的学子,其实真算起来,也堪堪才学了大半年的时间。若说精通,也便只是这般了,当然这其实已经比很多将领要强了。他们离开学院的话,就很难说达到滚雪球的发展。朱元章提醒道:“真正的将领,是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而不是靠着读书学出来的。”

“在这一点上,大孙当要心中清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明皇长孙!》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xiaoshuo.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历史 连载 388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