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地址:biquxiaoshuo.com

朝鲜王室和朝廷的表现可谓一塌糊涂,不过意外的是,朝鲜民间自发出现的反抗倭寇入侵之战倒是打得有点意思。

早在日本登陆釜山的第九天,庆尚南道宜宁郡世干村地主之子郭再佑,便组织起一支义兵持续对日军开展游击战。郭再佑率先大起义军,一时不仅天下闻名,也促使各道之内都逐渐出现自行组建义军之举。

此时,日本以名将小早川隆景为首的第六番队一万五千人,兵分两路尝试渗透全罗道,而毛利辉元所部的第七番队三万人,则正在全面占领庆尚道。

由于庆尚道朝鲜官军已经四散溃逃,因此第七番队尚未被义兵骚扰,故毛利所部在庆尚道的进展十分顺利。兵雄势大的毛利辉元派家臣安国寺惠琼领兵三千,从属于小早川隆景的第六番队向全罗渗透。

这里给不熟悉日本战国末期情况的读者多说几句:毛利与小早川从血缘上是一家。如果再确切一点说,则有个专门的词汇,叫做“毛利两川”,即毛利、小早川、吉川这三家其实都是一家。

所谓毛利两川,要从日本战国时代的过继习俗说起。当时由地方豪族而成为战国大名的毛利家,在毛利元就时期就将两个儿子分别送入吉川、小早川家作为养子,并通过各种手段让二子彻底掌握吉川、小早川家,最终形成有名的毛利两川。

以安艺和石见交界的小仓山城为居城的吉川家可做为毛利家前进石见、甚至山阴地方的前哨站。以毛利家当时的规模来看,吉川元春坐镇的小仓山城最主要敌人只有尼子家,但这唯一的敌人确是元就生涯中面对过的最大敌人。

至于两家小早川(主家和分家),位于濑户内海沿岸,面对的的敌人虽不若尼子家强大,局势却更复杂,光用武力未必能够平定。另外小早川家还有一项潜在优势,那就是毛利、吉川都没有的兵种——水军。

当初,小早川隆景入主小早川家的同时,也将水军纳入管辖,透过这股水上势力,成功拉拢濑户内海西侧最强的水军村上水军(村上水军包含能岛村上、来岛村上、因岛村上),进而将其编入毛利水军。

这支生力军的贡献不可小觑,短期而言是替毛利家打赢1555年的严岛合战;长期来看,则助毛利家取得濑户内海的霸权达二十三年之久!

从日后发展来看,两川体制奠定了毛利家茁壮的基础,有助于称霸中国地方(山阴山阳)。从这点来看,元就之所以安排两名杰出的儿子继承吉川家和小早川家,是对未来二十年日本中国地方的势力此消彼长了然于胸。然而他更厉害的是早已看清次子元春和三子隆景的特质。

吉川元春勇猛善战,适合与势力强大的尼子家硬碰硬。放眼尼子家,大概只有新宫党可与元春匹敌。除给予后世勇猛善战的印象外,元春还是个爱好文学的武将,讨伐尼子家时,在本阵里完成四十卷军记物《太平记》,这便是吉川本《太平记》的由来。

但是能文善武的吉川元春不长于外交。面对山阴地方独大的尼子家,元春尚可以其文韬武略与之抗衡,然而面对局势复杂的山阳地方,小早川隆景就比元春更为适合。山阳地方存在不少豪族,或许个别势力不比小早川家,但若不以怀柔而以武力强攻,会迫使他们结盟,小早川家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小早川隆景给人的印象是温恭谦和,不迷信武力解决,擅于居中协调,山阳地方的豪族一有纠纷便找隆景出面。而他总是没有预设立场,顾全两方需要,给予最大便利,其声望也就在这些小事中累积起来。比起兄长的武力征讨,隆景攻略山阳更多是以声望击倒对方。

不论如何,总之毛利两川体系可以看成毛利为主家,两川为分家。如今毛利辉元将部下派往小早川隆景麾下听命,大家都没有任何意外,安国寺惠琼本人更不会有抵触心理。

这个安国寺惠琼,本来是毛利氏的外交僧(那个年代很多大名之间外交靠僧人),军略只能说粗通。郭再佑得悉安国寺惠琼行军路线,趁其骄狂大意,当夜于山间必经之处设伏。

遇到伏击之时,安国寺惠琼还在惊讶居然会有朝鲜伏兵,急令所部备战,射杀义兵。郭再佑命义兵在山口纵火,以滚石、弓箭阻击日军。

安国寺惠琼见本部慌乱,只得下令先行撤退。郭再佑见倭军撤退,并不予追击,也随即撤离。待安国寺惠琼休整完毕,令哨兵探查无险之后,方才再度行军。

谁知道在日军行军途中,郭再佑不分昼夜,于安国寺部骚扰袭击。待日军追击便远遁山林,迂回侧后袭击日军辎重。多日下来,日军已有数百伤亡,安国寺惠琼大怒,立誓全歼朝鲜义兵,分四路小队探查义兵方向,本部向洛东江进军。

郭再佑为击破安国寺惠琼而深夜定计,令人乔装自己,身着红衣,领义兵六百引诱安国寺惠琼追击,自己则领义兵主力于洛东江两岸设伏。

次日,安国寺惠琼于途中眼见一红衣将军领兵数百于前方疾驰而过,因此前遭受义兵袭扰之时常见领兵之人身着红衣,探查之下方知此红衣将军为义兵首领郭再佑。

安国寺惠琼确认后,认定此乃遭遇义兵主力,当即下令全军追击。义兵且战且退,逃至洛东江窄处遂行强渡。

安国寺惠琼大喜,令五百铁炮队沿岸射击,又令一千足轻歼敌于江滩。此时渡江义兵突然反身相击,而两岸伏兵大起,对岸也是箭矢不断,本岸则有义兵突袭。

这一来,铁炮队遭受背袭,足轻队正被牵制,日军本阵动摇。安国寺惠琼遥见对岸又出一红衣将军,方知自己追击的只是郭再佑替身,心中惊呼:“影武者之计!”

为避免伤亡过大,于是下令撤军。郭再佑虽设伏兵,但与日军短暂正面相抗时却发现朝鲜战力弱小之弊,见安国寺退却,郭再佑亦下令撤退。

洛东江战后,安国寺惠琼所剩仅不足两千,不敢再自行进军,于是沿小早川隆景进军路线走居昌进入全罗。

郭再佑闻报,紧忙联络庆尚道另一义兵首领金沔。金沔即刻率领所部义兵追赶安国寺惠琼,惠琼听闻竟被义兵追赶,简直怒不可遏,下令以铁炮居前,武士足轻居后列阵迎击。

金沔率兵赶至,遭铁炮队射击,顿时惊慌回撤。安国寺惠琼下令追击,金沔将其渐渐引入伏兵之谷。这一次安国寺惠琼惊觉有诈,刚要撤出,谁料此时郭再佑与金沔已下令弓箭手射燃谷中干柴草料,以火势封堵谷口,安国寺惠琼死战得脱,领残兵败退。

不止这一路义军取得胜利,庆尚道内的第七番队同样遭受郑仁弘、孙仁甲等所领义兵骚扰,屡屡受挫。他们于乡间扫荡,可惜收效甚微,虽连克数城,义兵守城却与朝鲜官军不同,兵民一体,战力非常,毛利军进展迟缓,每克一城得需一两日。

毛利辉元焦急万分,召集部将吉川广家、长谷川秀一等共同商议。毛利辉元道:“第一番队及第二番队自釜山登陆后逼近王京只需半月,庆尚道兵备早已溃散,如今我军面对民兵却攻势迟缓,原因何在?”

原因嘛,总不能说是毛利两川皆是弱鸡不是?因此吉川广家回答道:“朝鲜民兵于山林之间避实就虚,袭扰我后勤辎重,危害极大。此前长谷川秀一多次遭遇夜袭,但其转眼间便遁入山林,销声匿迹。民兵占尽地利,擅于兵农转变,且我大军出动,易于招摇,我军初至朝鲜,若要适应,尚需时日。”简单的说就是暂时没啥好办法。

长谷川秀一则道:“朝鲜民兵到底不过乌合之众,难与我军正面对抗,虽守城顽强却无济于事。为加快进军,应将朝鲜所遇敢于抵抗者尽数杀戮,以绝后患!”

毛利辉元皱着眉头道:“七番队所得军令在稳定庆尚道保障后勤,郑仁弘、孙仁甲、郭再佑、金沔等人为我等心腹大患,但朝鲜百姓岂能全部剿灭?还是先占领庆尚道全境,再安抚百姓,逐步剿灭义兵才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晋末长剑》《肝到厨神才算开始》《从行星总督开始》《这个武神太极端了》《馥欲香片》《权力巅峰》《万亿军火之王》《落崖三载后》《了了

《大明元辅》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xiaoshuo.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